做文明安泽人,让环境更美好
做文明安泽人,让环境更美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文明安泽人,让环境更美好》
如果让我来问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安泽人,安泽美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安泽四季特色分明——春色连翘花香、夏季山川秀美、秋天橙杨红枫、冬来银装素裹。我们的安泽常常被人比喻为山西的小江南,临汾的后花园,的确如此。
安泽山川秀美,河流遍布,青山常在,绿树长青,这源于安泽的自然美!
安泽的人文更美,一代圣贤荀子就出生在我们安泽,他那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而饱含哲理的名篇,曾是我们中国文化两千年以来吸收不尽的营养。“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无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先哲对文明礼仪经典的浓缩字字铿锵。“青,取之于蓝,而青玉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章《劝学篇》成为千古不衰的哲理名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励志成才,传承播撒着中华文明。这是荀子精神的美,这也是我们安泽文化的美。安泽文化,更是因为荀子而让千年文明的曙光重又浮现于今。
在这个被联合国已经命名的文化古县,在今天的安泽人看来更美。你看,沁河如一缕弯弯的绸带,镶嵌在县城的周围,从这个山中名城款款的流过;近几年县城的规划与发展,让安泽成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山城,你看,东环沿河而行,西环比山而挂,美丽的沁河河水清清,绿化的沁河公园草色青青、街道整齐排列,夜晚玉树华灯,美丽的山城愈加以其秀丽的身姿呈现在安泽人民的面前,这也是我们县委、县政府一种大手笔的美,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美。
行走在沁河的两岸上,俯看这被人工治理的宽阔沁河,每一名安泽人,你真的从心里不感到美吗?作为安泽人,你会感到山城的天、山城的水,的确真的美了吗?
玉树葱葱,沁河盈盈,荀圣俯瞰,钟楼雄傲,山城,正在以一种人文的古香、自然的恬静、人工的雕琢展现着当今她无限的魅力,这就是安泽,这就是我们的安泽!
但我想再问一句,这么美的环境,做为一名安泽人,你能为他做些什么呢?有时,你可曾看到街道上那随手扔在路两旁的塑料袋子,果疏盒子;有时,你可曾看到流淌在沁河那清澈的流水中有残剩的瓜果在随波荡漾、漂浮湖面;有时,你可曾看到那马路中间随随便便的一口痰沫,有时……。在我们这个环境中,有时看到的真是太多太多了。如此美的环境与我们看到的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构成巨大的反差,那我不仅要问,是我们的环境不美,还是我们的行为不美?我们的行为是否在让我们优雅的环境正在黯然浮伤。
在我们安泽的十大新闻人物中,马必乡马必村的×××,她为了自己瘫痪在床的丈夫的亲弟弟,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他,她那义薄云天、含辛茹苦的感人事迹感动着我们荀乡大地,他的心灵的美,不正是我们要学习与借鉴的吗?假如我们都能和她那样心存善良,假如我们都能够向他那样十年如一日的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那么,这些与山城环境不和谐的音符不就荡然无存了吗?
爱护环境,当从我们的身边做起,做一个合格的安泽人,做一名文明的安泽人,做一名爱护我们身边环境的安泽人,应该就从今天开始。
一颗倒伏的小草,如果没有人再去踩踏,她可能就会郁郁葱葱,一颗斜爬的小树,如果你去扶摸一把,也许她就会绿遍山城,一个合格的安泽人,如果你只要想留住山城清澈如蓝的美,呵护两岸的绿,也许明天的草地将会永远给你一个惬意的微笑,也许草地永远是绿色中的夕阳。
文明,在于呼唤人们的心灵,在于注重人们的行为,当你漫步在山城的小路时,你是否考虑过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当你随手扔掉不便的物品,你是否考虑过那一瞬间行为的不当,当你在用不文明的行为影响着别人的生活,你是否想过这里就是那充满文明礼仪千年荀子的故里。
爱我安泽,我爱安泽,做一个文明的安泽人,从自身做起,你就会收获同样的回报。沁河!荀乡!安泽!当我们用行动来改善我们的行为时,我们也就无愧于荀子的后人。沁河的水也一定会更清,安泽也一定会更美。
李小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