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益言 发表于 2015-1-23 18:16:49

父亲的眼泪

父亲的眼泪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生命运多舛、但性格温和、意志却刚强如山。

父亲十六岁出门在武汉学艺,十八岁回家,就支撑起这个家族的门面,跑里跑外,迎来送往,使我们家族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十九岁被抓兵到酒泉空军站,后考入军部当文书。四九年起义到县政府当秘书、县供销社主任、县医药公司经理、县文化馆馆长……五九年反右时停职,为了生存逃往新疆,刚被提为公社文书,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挨打、批斗、劳教……那时我已经有记忆了,虽然生活艰苦,政治生活混乱,过着非人的日子,但父亲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吃过晚饭后就教我们哥儿五个语文、数学,或者给我们讲一些医学知识、文学故事、做人的道理等,从不见他愁眉不展或是哀叹。二哥那时候是紧跟形式的,他常常跟父亲吵嘴,说些读书无用论的话,父亲总是耐心的说:“识字、会艺任何时候都不会吃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艳如玉。”“我相信时代迟早会变的,知识迟早会大有用途的。”说实在的,四大名著我最早就是从父亲那里知道的,孔子、老子、韩非子、屈原、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我也是从父亲的口中了解的,还有屈原、李白、杜甫等的诗歌也是从父亲那里学的……当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每天都要问我所学的课文内容,并且要篇篇背诵下去,否则不是不给饭吃,就是顶土块(或南瓜)。当时看着别的小朋友玩得欢天喜地,而自己不能多玩,心中总是埋怨父亲。现在看来,父亲是对的,我们那一起的伙伴,文革结束后只有我考出来了,其他的还在家里继承了父业(说这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说明父亲是对的。)七九年父亲平反了,父亲也该退休了,只好在单位看门。即便是这样,他也闲不着,不是写写画画就是给人看病、读书,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活的可乐活了。

但是父亲也有不坚强的时候,他的一生中我就见过两次流泪。一次是母亲八零年去世的那一天,他不吃不喝,老泪纵横地抽噎着,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守了三天陵,无论谁劝,他都不吭气,只是流泪、流泪,我们也跟着流泪。当时我还小,不懂父亲为什么会这样,更不知道男人的眼泪有多值钱。虽然父亲早就对我们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还有一次八六年时,大侄儿、大外甥要到老家来读书,父亲要我去新疆阿尔泰接他们。我到新疆只顾了和老师、同学聚会,玩耍、吃喝,没有给家里写信,来的时候也是匆匆忙忙,没有只言片语。到家后父亲正在睡午觉,我和两个小的到炕沿跟前,喊了一声父亲,父亲睁开眼睛一看是我们,嘴角动弹了一下,眼泪就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好半天才说了一句“你这个鬼东西,也不来个信?!”这时我心里酸楚的很、懊悔得很,我怎么就不懂得父母的心啊!我知道我走后,父亲一直在牵挂着我,在等待着我的消息,可是我没有给他带来消息,让他心里久久不安。当我从天而降时,他惊喜、他激动,他心安了。他是在流我这个儿子无心的泪啊!

人们常说父亲是威严的、冷酷的,其实父亲也是人,也有一颗肉长的心,岂能不爱怜自己的孩子呢?从这两次父亲的流泪,我深深的感触到父亲那颗对子女的博爱的心。男儿不是不流泪啊,只是未到伤心处。


纤手香凝 发表于 2015-1-24 15:11:58

我知道我走后,父亲一直在牵挂着我,在等待着我的消息,可是我没有给他带来消息,让他心里久久不安。想想多不应该啊。

1956whsg 发表于 2015-1-24 15:59:12

如果加一点环境的描写,这个故事就更加完美了。

比如:一次是母亲八零年去世的那一天,他不吃不喝,老泪纵横地抽噎着,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守了三天陵,无论谁劝,他都不吭气,只是流泪、流泪,我们也跟着流泪。

一次是母亲八零年去世的那一天。那天,父亲一直坐在母亲的遗像边,伴着摇曳的烛光像守着母亲的熟睡一样。。。。。。

纤手香凝 发表于 2015-1-25 01:45:34

感谢老师的支持!问好!

1956whsg 发表于 2015-1-25 15:50:34

虹静 发表于 2015-1-25 21:20:30

问好朋友,支持

1956whsg 发表于 2015-1-26 14:36:04

回 5楼(虹静)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刘振 发表于 2015-1-26 15:19:49

父爱是博大的。

毕畅 发表于 2015-1-27 15:21:27

回 楼主(金益言) 的帖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父亲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