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冬 发表于 2015-1-28 09:51:54

“焅\”虾酱

  “焅”虾酱

  徐明冬

  在马未都先生的博客里,写到了贫困年代咸菜的美味。马先生说:过去穷日子里一天劳作下来,饥肠辘辘地拿起刚刚出锅的雪白大馒头,掰开夹上一兜子咸菜,深深地咬上一口,那滋味今天就剩下回忆了。

  对于一个山区长大的孩子来说,值得回忆的还有一样美食,那就是虾酱。

  提到赣榆本地美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煎饼,在外人看来煎饼没有什么味道,咬起来还硬硬的,为什么人们这么钟爱它,几天不吃就浑身不爽呢。奥妙在于煎饼里卷的东西,各式各样的菜肴都可以包在里面。尤其是虾酱,又香又鲜的虾酱,本地话管烹饪虾酱的做法叫做“焅”,虾酱跟煎饼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所谓“焅”,就是先把锅烧热,放上油,要多放一点油,油热了,加入葱花姜丝,就可以放入虾酱了,这时候,要用小火慢熬,直到把虾酱里面的水分熬干,虾酱变为金黄,这就是“焅”的这个过程,别急,还没完,还要加入煮熟的青豆,辣椒,或者切成丁的豆腐,如果虾酱太稀薄,还要打上几个鸡蛋以便让虾酱成型。加入的辅料依季节或自己的口味而定。

  早年间生活平困,日常生活里,佐餐的东西,除了咸菜就是虾酱了,咸菜天天吃,自然会感觉腻味,虾酱却不同,虾酱特有的鲜味很能勾人食欲。那时候的山间人家,几乎都备有一个装虾酱的小坛子,因为那时候物价虽然很低,但是虾酱相对来说还是要比其他食物贵上一些,所以,买上一小坛子虾酱,足够吃上好几个月的。有时候,小孩子馋了,就会背着大人,在小坛子里偷些生的虾酱卷煎饼吃。

  我和媳妇都好这口,虽说现在生活好了,但是也会隔三差五的吃上一回虾酱。我住的是单位一个家属院,院里有四家住户,每逢邻居家的厨房里飘来“焅”虾酱特有的香味时,媳妇便坐不住了,就是吃完了饭,也要拿上一块煎饼,去邻居家卷上一些虾酱,大快朵颐。时间久了,邻居们都知道媳妇的这个独特嗜好,每到“焅”虾酱时,就会送一点给我家。

  虾酱的品质差别很大,这些年,海里的小虾越来越少,海边渔民做出的虾酱也就越来越稀薄了。有一年春节的时候,邻居刘嫂在外地上学的女儿有了男朋友。小伙姓王,是海边人,我媳妇去刘嫂家要虾酱吃的时候,被小王遇见了,小王是个有心人,下一次来的时候,就带来好多自己家制作的虾酱分给我们。这才是正宗的虾酱啊,看那金黄的颜色,浓郁的醇香,就足以让人沉醉。

  虾酱“焅”好了,满盘子深色调,光是闻其味,就让人口水直流。吃到嘴里,鲜辣香麻,回味无穷。我想,这应该是我吃过的虾酱里最好的一次。

  这几年,常有外地的朋友让我给他们邮寄虾酱,一开始,我都是在家“焅”好了寄给他们。后来,他们要求我就邮寄原汁原味的虾酱,他们要自己“焅”,朋友们说,没有了“焅”的这个过程,吃起来总是有那么几分不爽。

1956whsg 发表于 2015-1-28 16:05:50

只有这样的记忆才能书写过去。

谢谢支持,期待更多佳作。

纤手香凝 发表于 2015-1-29 00:18:56

我喜欢吃“麻虾酱。

高青杰 发表于 2015-1-29 13:52:25

记得我当知青的时候,那时生活贫困物资匮乏,邻居托我从省城给他捎回一斤虾酱,他的孩子馋的趴在虾酱碗边闻不够。邻居吓唬他的孩子:“别再闻了,再闻就齁着了。”——拜读好文,赞赏!

1956whsg 发表于 2015-1-29 15:03:20

回 3楼(高青杰)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刘振 发表于 2015-1-29 16:14:12

家乡的味道,更让人回味。这篇文章写了虾酱独有的鲜辣,卷着食物吃更觉美味。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是忘不了家乡的美食,忘不了家乡的一切。

徐明冬 发表于 2015-1-29 16:39:17

回 1楼(1956whsg) 的帖子

谢谢版主,问好。

徐明冬 发表于 2015-1-29 16:40:09

回 2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虾酱这种食品吧,比较咸,不能多吃。

徐明冬 发表于 2015-1-29 16:41:13

回 3楼(高青杰) 的帖子

是的,小时候吃多了虾酱,确实嗓子会疼,唉,多么心酸的记忆啊。

徐明冬 发表于 2015-1-29 16:41:40

回 4楼(1956whsg) 的帖子

谢谢版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焅”虾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