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学艺
他叫陈水庆,20岁时来到广州打工。2010年,他和妻子投入多年积蓄的四万多元开了一家小缝纫厂,只维持了三年多就关门了,折旧的设备只卖了几千元,大部分加工费也没能追回。此后,他只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直到发现自己长得像孙悟空。摄影:司马牛牛
2014年春节,陈水庆没有回家。在乡下的哥哥告诉他,常年生病的父母身体又衰弱了。按照他们三兄弟间的约定,今年春节后该轮到他回乡下照顾父母。烦心事缠身的陈水庆蓄起了胡须,一位老人说他像孙悟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打扮成悟空挣钱。
最初,陈水庆只是想多赚点钱回家孝敬父母,于是他简单打扮一下,直接向一些店铺摊主乞讨。后来发现这样收获不多,他就去市区里热闹的地方,靠与游人拍照收费挣钱。那时候,他也只是学着电视里孙悟空的样子,简单地摆摆姿势。
“悟空”搭乘地铁时,在站台里总是被人围观。不论他走到哪里,围观的人群中经常有人会问,你会不会耍棍啊?会不会翻跟斗啊?为了模仿得更像,陈水庆自学了舞棍和翻跟斗,“小时候我就想学翻跟斗,始终都学不会,没想到成了悟空后,30多岁反而学会了。”
旁边的人们提出合影的要求,“悟空”从来都不会拒绝。和许多扮演者在脸上粘毛发的做法不同,他脸上的毛发都是真实的。
一个跑酷团队的负责人在网上看到水庆的表演视频,愿意免费教他空翻等动作。水庆和同学们约好在地铁口集合一起去上课,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
“悟空”和伙伴们一起做热身运动,尽量把筋骨舒展开。靠卖艺为生的他最怕身体出现损伤。在这里他不是“大师兄”,许多动作还要向小伙伴们请教。在垫子上,他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空翻,却始终不得要领。“老骨头了,练不动了。”
“我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也是形势所逼,当你演了这个角色之后,很多事都得去做。”经过摸索,原来只会摆姿势的“悟空”,现在已经学会舞棍、爬树、爬绳和翻跟斗。他现在的目标是在卖艺时能够表演空翻。
由于经常爬上爬下,水庆的手掌长满老茧,还不时会受一些轻伤。训练了一个小时,疲惫的水庆有点沮丧地坐在训练馆的一角。前几天爬树时弄伤的肩膀开始隐隐作痛。而小时候脱臼过的右肘,由于当时没有很好地处理,不但没有“千斤神力”,反而还不如常人。
为了省钱,“悟空”把家安在了郊区,一家人房租每年支出约6000元,相当于每个月500元左右。他每次从城区回家都要转乘公交车,路上要花掉近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