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春运:老人到城市和儿女过年
春运大军里,有群头发花白的人,在别人从进站口离开城市时,他们却从出站口晃晃悠悠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唯一让他们熟悉的,也许只是那个站在出站口的儿女。因为种种原因,老人们从故乡赶到城市过年,他们带着儿女小时候爱吃的食物,带着对团圆的渴望……摄影:王丹穗/新浪图片
2015年2月11日,段先生(右一)提前40多分钟就带着女儿文艺在出站口等待父母了。因为过年期间孙女文艺要上课外班,所以爷爷奶奶特意从湖北恩施赶来看望孙女,和家人团聚。
文艺的奶奶特意从老家带来了土鸡蛋,用水桶装着,带给孙女吃。这次,他们会在北京待2个多月,打算给一家人做些好吃的,补补身体。平时,老人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忙,就是想念孙女,因为户口问题,段先生打算让孩子上完小学就回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读中学。
2015年2月13日,等了1个小时,徐先生(右一)终于在出站口接到了从老家来的父母。因为孩子放寒假的时间短,所以徐先生的父母从山东赶到北京过年。
虽然出发前徐先生再三叮嘱母亲不要带吃的,北京什么都有。但母亲还是坚持从老家带了特产的花生。
2015年2月11日,龚小姐带着外公来到北京。她哥哥在北京打工,因为哥哥家里的小孩年纪还小,不方便回老家过年,所以龚小姐特意从成都把外公接到北京,龚小姐的父母也正从深圳赶来和家人团聚。
因为要见重孙子,外公很开心。他从老家带来了菜籽油、红薯粉和腊肉,他想要让家里人吃到家乡成都的味道。
2015年2月11日,徐先生(右一)在北京西站迎接从湖北利川市赶来过年的岳父岳母。徐先生是北京人,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他和土家族的妻子在工作中认识,现已结婚两年,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徐先生的岳父岳母基本每年都会来北京看望女儿,和一家人团圆。
除了一个旅行箱装外,徐先生的岳父母还特意从老家给他们带了土家族特制的腊肉、腊鱼和腊排骨。岳父的厨艺很棒,总会下厨给一家人做些家乡的美味。
2015年2月5日,马大爷(右二)和老伴已经有三年没有见到两个女儿了。女儿们在北京打工,也各自有了归属。这次女儿们特意把他们从甘肃农村接来北京过年,也借机会,带老人们游览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