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外的反思
柴静在蛰伏一年之后,带着她的一部新闻调查片《苍穹之下》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天超过5000千万次的转载量,让暴露在雾霾之中的国人明白了什么是雾霾,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关于雾霾的新闻调查片,无论从数据说明、历史成因、拍摄视角来说都是非常具有权威性。一件白衬衣,一条淡蓝色的牛仔裤,柴静就是用这样简单地打扮,唤起了中国人对自己命运的重视。有网友称,柴静用100万,100分钟捅破了这个社会的脓胞,也在唤起我们作为父母和公民的耻辱感和责任心!感谢柴静!但也有网友质疑这部新闻调查有些片面、不专业、甚至撰文进行反击。其实,我认为,抛开专业角度不提,作为一名同呼吸、共命运的国人,用自己的业界良知来唤醒这个社会的集体沉默,这种做法就应该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和学习。看过一篇文章,笔者质疑柴静的调查数据,自己罗列出了一组数据来证明癌症的高发区和雾霾无关,在这组数据里我竟然发现青海是癌症的高发区时,我不经笑了。我不知道这组数据是从哪里找来的,也不知道这组数据和雾霾有什么关系,我想说的是,就算癌症高发区在青海,那能说明雾霾就没有危害性了吗。两组根本无法进行对比的数据,被断章取义的搬来证明自己的歪理,不知道其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很佩服柴静,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调查记者,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为千万人谋福利的事,这就是人格的伟大。有人说她的新闻调查片更像是一位母亲在捍卫着自己的孩子而发出的呐喊,出于人性的自私,我想柴静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她这么做了,在整个社会还在集体沉默中,她做了一件对得起自己的孩子,对得起自己良知的事,这本身就是她的成功。至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击,柴静自己也发表了观点:“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她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呼吁同在穹顶之下的人们,身体力行,从自己家门口的污染防治开始,共同为清洁空气而努力。
一部好的影片,不仅让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更应该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反思,力所能及的为这个社会去做点什么,也许此时你不在雾霾的穹顶之下而感到窃窃自喜,但是不代表我们不必为这个社会去付出,作为有良知的国人,总有一种力量来推动我们,这就是“责任、正义和良知”,柴静在调查片里讲到,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它要依靠的,就是每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而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我想,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敌人已经全面发动进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有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减少污染环境的行为,同时做好一个有良知的监督员,规劝他人做好环境保护,用实际行动来赢得这场战争,让“APEC 蓝”永远持续下去,还一个干净的世界,净化自己爱的家园。 这篇杂文写的有深度,学习了。 学习了。
文见理足即美文。 欢迎各位老师支持!春安! 用自己的业界良知来唤醒这个社会的集体沉默,这种做法就应该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和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