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阳君 发表于 2015-3-13 19:14:32

叹李煜:寂寞梧桐

叹李煜:寂寞梧桐
徐州阳君

月光下的疏桐尚显几分清丽
夜空中的几点星光晕晕淡淡浅浅
看怀中美人沉睡
月光清静
  梧桐无声

风乍起时,那
是谁的衣衫还在轻摆
手提金缕鞋
口哼金缕曲,那
是谁的一声幽幽叹息
破碎了南唐之梦
惊醒了大宋蟠龙

眼眸暗垂的睡美人啊,那
是你的步履吗
一般轻缓
两种沉重

无言说
登西楼
倚遍了唐家的玉石栏杆
好岁月
人风流
弄丢了美人和半壁江山
长江天堑无险
险误了宋室毒酒一口

慢登楼
漫迷茫
步重履沉痛断肠
豁然开朗
眼中一丝晶莹,唇边
一抹淡然凄笑
残余一份好心情,再弄箫
轻吟低咏,唱
朗月如钩
梧桐锁清秋
一地枯黄满
败叶随风舞,而那
不再感人的舞姿啊
宛如这阵阵秋风中垂死的幻蝶
倾身
倾心
倾血,鼓动
幻化生命的最后一曲

浪漫的词人啊,空有诗词百篇
几曾训干戈
阵阵清香飘散时,已是
宋室阶下客
犹记词中缠绵绯恻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独缺

宋家的空气,清新
宋家的玉石栏杆,清闲
如许
滑过了指尖
漫过了眼睑,多了
几分厚重,多了
几分质朴,多了
几分忧伤,多了
几许感叹
蓦然,他宋家也有的一片枯叶
枯萎
旋转
  飘落
还暗藏几多轻笑
随风璨然

拈起吧
那一片枯叶,分明是
成与败,光与影
生死都在刹那间
那清晰如寒意
那柔软如情思
那寂寞如这深秋梧桐
相信断壁残垣
想念信誓旦旦
不敢
  不记
不愿

犹记当年文武百官
还想子民豪情澎湃
面对那万里大好河山
独饮残酷的血腥战火
那踏着鲜血的铁骑,已经
踩着昔日的辉煌,阳光
不再灿烂

剪不断
理还乱
深院锁梧桐
只有泪水寂寞相伴
没有离
何来愁
痛饮最后一杯酒
别是一种滋味
上眉头
在心头

残月如钩
树影摇曳
飞檐西楼
弦断时平静似水
血滴处呢喃纤长
人已无影
声已无踪
一声长叹李煜
寂寞梧桐

  空

1956whsg 发表于 2015-3-14 09:58:01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百度资料)

徐州阳君 发表于 2015-3-15 08:01:16

回 1楼(1956whsg) 的帖子

1956whsg老师细心

刘杰 发表于 2015-3-15 13:58: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叹李煜:寂寞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