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田园梦
我的田园梦 范志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田园情趣,我的童年生活也是如此的恬静惬意。我的故乡在山东临清市一个叫官庄的小村,京杭大运河从临清市中心穿市而过,每年我们村里的庄稼要用黄河的水来浇灌,年终时候,大队要去各户收取黄灌费。我们村后是一条小河,小河里有鱼、虾还有河蚌,小村不大,“小官庄十八家,敛吧敛吧一小筐”是对当时村庄的写照。(一)捉鱼风景如画的生态故乡,让我的童年充满情趣。我幼时最大的乐趣是从河里逮鱼喂鸭子,鸭子们看到满满地一脸盆像面条一样游动的小鱼,欢快地“嘎嘎”叫着,呼噜噜几下子一脸盆稠乎乎地小鱼就被鸭子吞下了肚。捉鱼是我幼时最大的乐趣,这不单单是因为捉了最大的鱼,能当上小伙伴的头领,而是因为鸭子吃了小鱼会一天生两个蛋,这样劳累的母亲和姐姐就能有充足的体力下地干活了。(农忙季节,母亲每天早晨五点钟起来去排队浇地,晚上十二点还回不了家,中午饭往往要八岁的我和五岁的妹妹做好后送到地头上。)能享受捉鱼的乐趣,还能让母亲吃上鸭蛋是幼时的我最大的乐趣了。当时捉鱼的技巧到现在简直能拿来申请专利,我们用罐头瓶装上馒头放在岸边浅水处,让水没过罐头瓶,静静地候在岸边,等小鱼进去吃馒头,就蹑手蹑脚地跑过去,用手堵住瓶口提上来就是了。平时捉上来的都是三寸左右的小鱼,到秋天小河里的水被抽走浇灌农田里的庄稼了,新的水还没有续上,这时到小河的淤泥里面摸鱼,就能捉到一斤以上的大鱼。枯水季节是农村最大的丰收季,河里田里都能获得累累硕果。在河里能捡到鸭蛋、河蚌、螺狮,还能捉到大鱼,在田里能收货瓜果梨桃、还有各种蔬菜和粮食,这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快乐的季节。我们在河里摸鱼,往往泥一把水一把,等摸到鱼上岸时,就与大人们洗过泥浴一样全身都变成了蓝的淤泥色。我和小伙伴们在这个季节里,比谁逮到的鱼最大,谁的鱼活得长久,能逮到最大的鱼并能活过三天就能当小伙伴的王(因为捉鱼的过程中鱼会受伤,活不了太久)能发号施令。我央求哥哥帮我加入“争王”的行列,一次我和哥哥下河摸鱼,我刚刚捉到一个约一斤左右的大鱼,正准备放进脸盆,哪知道鱼身子一拧,从我的手里挣脱滑到水里去了。后来经过我和哥哥的拦追堵截好不容易才捉到了一条约有两斤重的大鱼。
当时有一个捉到16斤大鱼的叔叔对我们的“争王”活动不屑一顾,“哼”了一声提起他的水桶傲慢地走了。可是我很高兴小伙伴们都来看我的“大鱼。”“真大啊”小蝶说,“兰兰捉的鱼最大了”。二妮说:“这是我见过最大的鱼了。”小花表情神往地说:“这鱼要是我逮得多好!”
我心里盼着,只要我的鱼活过三天,能当上小伙伴的头领就好。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我的鱼儿在我家的水缸里活蹦乱跳的,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当上“头领”了。
当我戴着小伙伴们用柳条编织的王冠发号施令时,我总忘不了去水缸里看看我的鱼,只要我的鱼还活着,我就放心了,鱼活着,意味着王冠和王位在。然而在我逮住鱼儿的第七天早上,我去厨房的水缸里看鱼时,吃惊地发现鱼不见了?!我问遍了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们都不知道鱼去哪儿了,鱼不见了,王位没有了!我伤心的大哭起来,“我的鱼啊,”我哭得惊天动地,哭得小伙伴们都来看发生了什么事,哭得年迈的外婆前来堵我的嘴巴,如今这件事长被姐妹们当做笑料来嘲笑我的年幼无知。
(二)逮知了在家乡除了摸鱼还有捉虫子,逮知了的趣事。在村里捉了甲虫喂鸡,逮知了是给人吃,油炸的知了猴很香很脆,火烤的知了猴也鲜嫩诱人。在六月麦收过后,晚上六七点左右,日头西下,知了猴在地下也蠢蠢欲动,我和姐姐拿着铲子、瓶子和手电筒(或油灯)开始了捉知了猴的行动。知了猴的洞穴在地面上看,是蚁穴大小的小孔,用手指一扣越挖越大的是知了猴的洞穴,越挖越小的是蚁穴。知了猴是吸食树根为生的,在大树周围的范围内遇到小孔就挖,挖大了有手指大小的洞穴,就把食指伸进去,等着它爬到食指上,倘若你急着去捅的话,它就会退到深处,要用铲子挖到约一尺左右洞底部才能捕获。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知了猴会爬到树上,顺着大树摸就是了。有手电的用手电照照,如果没有手电,看到黑乎乎的小东西,用手一摸,摸到软软的肉肉的,它有时候会用带钩的爪子抓你,让它抓就好,有一点痛并在你的皮肤上留下划痕,但是不会抓破,你把它逮住装进瓶子。晚上我们把它放在草帽里面,让它蜕皮,蜕皮后还没有变黑变老的知了,油炸火烤最好吃。倘若你不贪睡,早晨五六点钟在微微的晨曦中去树林里看正在蜕皮的知了。此时淡黄色的知了正倒挂在蝉蜕上,一点点用力扯出自己翅膀,看着那翅膀在空气中越来越大,越来越硬朗像羽纱一样地好看,不要等它抽出翅膀就要迅速下手,否则没有变黑的翅膀也能同样飞起来,再下手就迟了。偶尔会有因受伤,没有完成蜕皮的知了挂在树梢,这种知了往往也会变黑、变老,最后因为没有完全蜕皮,会被蚂蚁或鸟雀吃掉。这时就要看你爬树的技艺了,八岁的我会蹭蹭地爬上树的主杆把知了取下来,倘若树再高,我就会担心摔下来只有望树兴叹了。(三)渴望梦中小河1984年因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们全家从山东老家来到山西。九十年代初,我回山东老家探亲时,公路两边的麦田里都盖了房子,村里的水果林里的水果据说都出口到国外了。官庄越来越大了,村里的人都外出到南方打工,房子越盖越大,钱也越挣越多,村民越来越富裕了。然而让我痛心的是村后的小河,已经不再是鱼虾的天堂,因为村里造纸厂的污染,哪里已经不再是蓝天碧水,而是黄乎乎夹杂着麦秸秆的污水横流。我的大伯告诉我,河里的水已经不能吃了,只能吃井水,井水也因为连年干旱,水位持续下降。前几天,我在互联网临清吧里看到京杭运河的水到处是黑乎乎的一片,鱼虾都飘在水上了,我的心就像被揪了一把,生疼生疼,这还是我的故乡吗?蓝天碧水,绿树、红花,难道只能在梦中相见吗?我的乡愁就像七十多岁母亲头上的白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城市中的雾霭,村里的污水,电视上带毒的食物……这一切一切令我寝食难安,母亲的白发还能染黑,只是我的愁绪,就像狂草一样疯长……,何时能再现绿水蓝天呢?
面目全非的田园回天乏术,让人思考什么样的发展才是我们需要的! 学习美文,问好范老师!
学习,问好! 童年的乐趣回味无穷,那样的美好时光是如何都忘不了的! 母亲的白发还能染黑,只是我的愁绪,就像狂草一样疯长……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哦
回 7楼(小小豆丁) 的帖子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回 1楼(胡云峰) 的帖子
好像没有办法,发展经济好像污染也是必经之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