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切不可捡了“芝麻”丢掉了“西瓜”(原创)
切不可捡了“芝麻”丢掉了“西瓜”?(原创)据《工人日报》3月13日报道,为企业创下至少2亿元的经济效益,还拿到了一个规格很高的科技创新奖,但是除了精神表彰,企业居然没有给一分额外的报酬!这多少让主导这项技术攻关的张师傅(应受访者要求化名)和他的团队有点心灰意冷。
这的确让人有些心灰意冷,为企业创造了那么多的经济效益,并且拿到了很高的科技创新奖,居然给个精神表彰。
如果放在40年前,只讲精神,而不追求物质刺激,也许还能说得通,那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除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之外,物质奖励也比较注重。最明显的例子,中华全国总工会坚持每年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月活动,从全国各厂矿企业都能看到为职工提合理化建议者給予等级奖并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工人日报,也曾报道过有职工为企业出金点子还给予重奖。再则,从国家的层面,每年对于获得科技大奖的单位和个人还給予重奖,国家领导人不仅参加颁奖大会,还亲自为获得大奖的科技界领军人物颁发奖励证书。
显然,奖励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学技术,为国出力,为企业创效益。纵观世界,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人是第一要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学习科技在我国已经蔚然成风。
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一个企业对于员工创造了至少2亿元的经济效益,并且拿到了很高的科技创新奖,居然给个精神奖励,岂不是拿“村长不当干部”,是给员工创造热情泼了冷水,是对员工创造性劳动不尊重。如果企业因经济效益不景气,或者拿不出奖励员工的钱,可以把事情的原由讲清楚,不应该只注重精神鼓励而忽略物质奖励。俗话说得好,做错了事,可以纠正、弥补,如果冷了员工的心,那么要想把员工的心再捧热起来,恐怕不是一下子的事。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依靠员工,尊重员工的意愿,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否则企业面对未来的竞争,就会败下阵来。
企业切不可因小失大。奖励资金是有限的,员工的创造劳动是无限的。 确实,企业不能因小失大 有了创新点子,该奖励就得奖励,何况更是带来了经济效益! 支持老师观点!
回 4楼(登高的温石) 的帖子
感谢鼓励! 欢迎沈老师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支持晚了,请见谅啊! 其实企业要是不懂这个道理,我觉得进步的空间也不会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