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6)美媒:中国男性难讨老婆 外籍新娘扎堆来中国
1月22日下午16时30分,广西东兴警方协助河北省警方在东兴口岸将7名被拐越南女子移交越南警方。这些越南女子均是此前被拐卖到河北邯郸的“越南新娘”,年龄最大32岁,年纪最小17岁。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美媒称,J&N越南新娘婚介组织在网站上向“单身、离异或丧偶的”男性承诺,将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烦扰”帮助他们找到“中意的人生伴侣”。这个设在新加坡的组织贴出满面笑容的夫妇们的照片,自我定位为协助未来新郎在这个小小岛国以外(尤其是几百英里以外的越南)寻找真爱的一站式服务机构。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3月26日报道,除了其他服务之外,J&N还负责安排旅游行程、初次约会和语言课程。这是一种日益明显的趋势:在东亚各地,不断增加的对新娘的需求促使(有时是迫使)穷国女性(其中许多是东南亚人)前往富国。自21世纪初以来,已有超过50万女性通过婚姻的方式移居到东亚。例如,在韩国,迎娶外籍新娘的男性比例从1993年的1.6%增加到了2013年的8%。
跨国婚姻在亚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但无疑也存在黑暗面: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出现了拐卖人口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国家对婚介活动实施了限制。不过,有些女性是心甘情愿的,她们选择跨国婚姻是为了过上稳定的生活、拿到国籍或者是出于真爱。
东亚的富裕地区对外籍新娘的需求尤为旺盛:比如韩国、新加坡、日本和台湾。正如经济学家川口大司和李秀珩(音)在2012年的论文《买卖新娘:跨国婚姻与女性移民》中概括的那样,男性之所以把目光投向国外,是因为他们本国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推迟结婚甚至不结婚。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并在经济上实现独立,许多人选择放弃男权色彩浓厚的伴侣关系。川口和李都认为,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相比,东亚发达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单身的可能性要高出50%到200%。
由于男女性别比扩大,中国成为外籍新娘市场的神经中枢之一。2014年,该国的男女新生儿之比为116∶100。这个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数十年的生育政策造成的:大多数中国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由于重男轻女之风盛行,加上可以动用选择性别的技术(比如流产),所以导致了全世界最不平衡的出生性别比。2020年,中国的适婚年龄男性将比同一个群体中的女性多出3000万人。
潮州饶平县东山镇北光村发生越南新娘赖柚伙同老乡杀害丈夫、家婆的惨案之后,“越南新娘”这个特殊群体再次引发关注。其实,饶平的山村还有很多越南新娘,她们有的刚到两三年,有的则呆了20多年,已经生儿育女,逐渐扎根,重新构建生活圈。
公开资料显示,越南司法部1998年至2010年共受理29 .4万多例“越南新娘”嫁往国外的申请,几乎涵盖世界上50多个国家或地区,最多的是嫁往中国、韩国等。现实问题是,她们有的是被骗,或偷渡,或被贩卖,当然也有自愿。没有户口,没有结婚证,表面已经稳定的生活背后藏着各自的忧虑:许多越南新娘虽对自己“黑户”身份耿耿于怀,但认为不要紧,她们更担忧子女“黑户”一辈子。对于未来的生话,她们说只好茫然过着……
曾经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距赖柚所在北光村约6 .8公里的浮山镇东洋屯村,40岁的越南新娘黄天鹅熟练地用潮汕话和身边人说着话,忙着用手机拍照,打电话、发微信。她穿着略带尘土的粉色毛衣,干瘦的腿踩着拖鞋,看上去与周围农村妇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面对南都记者的询问,她用有些生疏的普通话回答,“对不起,我听不懂普通话。”唯一的不同是,她手机里有一个用越南语交流的微信群,里面有她的亲妹妹、两个表妹。她是1996年被人由越南北部农村骗到南宁,嫁到饶平,而三个妹妹是通过她的介绍,自愿嫁到饶平的。
黄天鹅与3个妹妹聚在一起的时候,会用越南语欢快交谈,时不时追逐嬉闹。听说要拍照,她们立马围上来,用各自手机翻拍照片,有说有笑。黄天鹅说,她在中国已经19年,在两个省份呆过,嫁过两名男子,生养了3个孩子,出逃1次,回越南两次,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第一次婚姻不幸福选择离开
黄天鹅说,她老家在越南北部农村,家里种田,有4亩地。1996年,黄天鹅与两个同乡在越南街上碰到人,叫她们到中国找工作。三人跟着到南宁后发现受骗了。黄天鹅被人以3000元卖给媒人,媒人又以9300元把她卖给东山镇洋心楼村人黄才明。
黄天鹅的第一次婚姻并不幸福。她说,前夫黄才明犁地的时候,被机器砸断左脚,而且爱赌,与自家兄弟不和,输钱后经常与兄弟吵架。但他把愤怒转嫁到黄天鹅身上,不允许她去兄弟、邻居家里。有人到家里,也不让她说话。
感到自己人身受限制的黄天鹅,向前夫提出分开。此时,黄天鹅、黄才明的儿子已经4岁。黄才明说,人走可以,把小孩留下。商量之后,黄天鹅离开了。
妹妹央求姐姐带到中国生活
在东洋村呆了六七年,黄天鹅的生活逐渐稳定。此时,黄天鹅从越南老家听到一个令她不安的消息:老家的生活快维持不下去了。于是,离家近10年的黄天鹅在2006年第一次回越南老家。
原来,她嫁到中国后妹妹黄香春去叔叔承包的淘金场打工,但淘金场经营不好,每月只能赚到100元人民币左右。在淘金场干了约一年半,黄香春觉得家里生活实在太拮据,于是央求姐姐把她带到中国,找个中国老公嫁出去。
不久,黄天鹅将妹妹带到东洋村,很快安排黄香春与东洋村民王才雄见面。当时,王才雄已经39岁,在工地打散工。由于家里贫困,身体也不好,一直没有娶到媳妇。见到黄香春,王才雄觉得非常满意,与小自己10岁的黄香春简单操办婚事,请了些亲友,摆了场酒席。
初娶黄香春的时候,王才雄家连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后来在当地政府帮忙下,终于盖起两层小楼。在和南都记者谈话间隙,王才雄不时拿毛巾擦额头的汗水,刚擦完,汗水又冒出来。他说,这是自己刚生了一场病的缘故。而黄香春招呼完客人,静静坐在凳子上,听丈夫谈话。
王才雄说,他与妻子结婚十年,有一个9岁的女儿。十年间,黄香春仅回过越南老家两次,由于当时结婚没有给妻子彩礼,每次妻子回老家,他都会给妻子一些钱让她带回去。对越南妻子,王才雄说没有什么挑剔的。
三大疑问
为何远离家乡嫁过来?
人好生活好 找工更容易
4个越南新娘,除了黄天鹅是受骗,被卖给别人做妻子外,其余3个都是自愿想嫁一个中国老公。黄天鹅说,由于这里生活很好,她才积极将自己妹妹介绍过来。她们为什么想要嫁到中国?
越南老家的贫困、婚姻的不幸成为她们远走他乡的重要原因。黄天鹅四姐妹的老家在越南北部,经济不发达,黄天鹅、黄香春没有固定工作,而陈金宁两姐妹一直在家乡种咖啡豆,是地道的农民。用她们的话说,“日子很辛苦,快要过不下去了”。
实际上,在饶平当地,愿娶越南新娘的男子多数家庭贫困,或是有残疾的大龄青年。在东洋村,这些越南新娘只能做些零散手工,每天收入二三十元,而自己老公收入也仅够维持基本开销,但她们觉得比起越南老家,这里人好,生活也好,找工更容易。陈玉亮说:“虽然日子清苦,但老公对我很好,从不打骂,我觉得很幸福。”
为什么能够融入当地?
亲人介绍的婚事更稳固
近年,越南新娘偷跑骗财的事件屡屡发生,但黄天鹅四姐妹在东洋村已经逐渐融入其中,没有想过要出逃,说起潮汕话甚至比本地人还流利。她们说,比起从媒婆那里花高价“买”的越南新娘,亲人之间互相介绍的亲事更稳固。四姐妹嫁到同个地方,她们经常串门聊天,一定程度上促进她们融入当地生活。在采访过程中,陈金宁拿起自己的手机,指着一个微信群说,她们四姐妹每天在群里用越南语聊天。黄香春专门买了一张用来打国际长途的电话卡,每天跟老家通话,她能放心地经营在中国的生活。
面临的共同难题是什么?
孩子成黑户 读书怎么办
在饶平,娶了越南新娘的家庭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孩子如何上户口?东洋村村长介绍,现在给小孩上户口需要结婚证、户口簿、出生证明,由于这些越南新娘是非法入境,不能办结婚证,导致生下的孩子全部成为“黑户”。
黄天鹅嫁过来较早。村民透露,早些年只要交一定罚款,孩子户口问题能解决,所以黄天鹅的孩子早已入户。但黄香春三个姐妹不那么幸运,黄香春的女儿今年9岁,依靠村里开出的证明,才得以在村里小学读书。“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怎么办?”王才雄对此很焦虑。
王金武则说,他听说有些地区颁布的政策是,如果越南新娘居住够一定年限,生下的孩子做完身份公证,再缴纳一定罚款可以入户,但东洋村至今没听说有这样的案例。他希望当地政府考虑此类特殊家庭,给予方便。
多名越南新娘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她们大多数找的男子家庭贫困,但再苦也不怕,她们担心的是孩子。因为没有结婚证明,孩子无法入户,“读小学、初中还好一点,可以叫村里开证明,但读高中、大学,孩子远离浮山、饶平,成了黑人黑户,对于孩子而言太残酷了”。
来源中新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