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5-3-31 17:05:16

贪官反贪的思考(2)

贪官反贪的思考(2)
乾隆皇帝让和珅先提出一个处罚李侍尧的意见。和珅一时也搞不清乾隆的意图。最后,和珅想到一些细节,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去云南之前,乾隆再三叮嘱和珅:查办李侍尧,只查海宁揭发的事情就行了。如果严查,李侍尧贪腐的银子何止三万五千两。由此看来,乾隆不想把事情搞大。另外还有关键一点:李侍尧对贪腐行为供认不讳,但一个字也不提贪腐的这些银子和进贡有关系。实际上,李侍尧用很大一部分赃款购买贡品,进献给了乾隆皇帝。这就是李侍尧老道之处,如果说用赃款买贡品进献给了皇帝,岂不把乾隆也牵扯进去,这样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保不住。


和珅猜出了乾隆的心思,并不想处死李侍尧。和珅上奏皇帝,判李侍尧斩监后,也就是死缓。乾隆大喜,还是和珅明白朕的意思。乾隆将和珅的初步判决意见书交给九卿,也就是在暗示九卿,按照和珅的意见判决。出乎乾隆意料,九卿会审认为和珅的判决太轻,应该判李侍尧斩立决。这帮大臣怎么就不明白朕的意思呀,埋怨归埋怨,这可是给乾隆出了一个天大难题。


九卿的判决应该是最终判决,皇帝要想推翻九卿的判决应该有充足的理由。乾隆左右为难。这时候,乾隆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湖广总督富勒浑。总督富勒浑在江南行宫朝见乾隆帝时,盛赞李侍尧“历任封疆,实心体国,认真办事,为督抚中所罕见”,其意以为李虽晚节不饬,但尚可弃瑕录用。实际上在替李侍尧求情,当时,乾隆不置可否,没有表明态度。李侍尧如何判决?如果征求那些督抚封疆大吏的意见,肯定会有人替他求情。到时候,就可以顺坡下驴,免李侍尧一死。


乾隆为何要保李侍尧?第一,李侍尧是一位难得能臣干将,忠心耿耿,深得乾隆的信任和喜爱,不忍心杀之。第二,乾隆看到抄家报告,很是感动。从李侍尧家并没有搜出多少银子,反倒查出很多珍宝。这些珍宝,乾隆太熟悉了,都是贡品。可能有人奇怪,查出贡品,乾隆应该生气才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叫做“进三返一”,就是大臣进贡三件东西,皇帝要返还给大臣一件。也就是说,从李侍尧家查出的这些贡品,实际上属于皇帝赏赐给他的。难能可贵的是:李侍尧在供词中,绝口不提贡品的事情,这也给皇帝保留了颜面。试想,大臣用贪腐的钱买了贡品,进献给皇帝,好说也不好听呀。

毕畅 发表于 2015-3-31 19:01:58

回 楼主(随其自然) 的帖子

毕畅 发表于 2015-3-31 19:02:03

路过支持一下,问候各位老师

屿年 发表于 2015-3-31 19:44:31

回 楼主(随其自然) 的帖子

屿年 发表于 2015-3-31 19:44:38

路过支持一下,问候各位老师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3-31 20:31:02

回 楼主(随其自然) 的帖子

感谢王老师的精彩分享,在开会呢,还没顾上细品,点评,请见谅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 11:00:48

回 楼主(随其自然) 的帖子

和珅是个聪明人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 11:07:57

只有深刻领会领导的意图才能把差事办好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 11:10:48

引用第4楼屿年于2015-03-31 19:44发表的:
路过支持一下,问候各位老师 p_w_picpath/back.gif

屿年你好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 11:11:08

引用第2楼何惜柔于2015-03-31 19:02发表的:
路过支持一下,问候各位老师 p_w_picpath/back.gif

惜柔给力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贪官反贪的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