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忆清明
朋友圈里忆清明刘洪静
清明将至,朋友圈里笼罩着淡淡的忧伤。
一早,某文学网站的超级版主文友,发了朋友圈,“快到清明的缘故吧,脑子里老是想着父母的样子,有时一个人发呆,流泪。每到这时论坛中就会有许多怀念故人的帖子,不读,对不起作者,读,跟着流泪。”文友乐观、开朗,清明节却使她悲伤,文字末尾还发了一个哭脸。见她难受,我的心也跟着一沉。
几天前,我得知84岁的大伯父已在一月前驾鹤西游。二伯父、父亲英年早逝,留下一群孤儿寡母。这些年幸得素未谋面的大伯父接济,我们才得以把学业完成,家里的苦日子才得以熬过去。全家人都期盼能去山东见大伯父,共叙亲情,表达对他的感激。哪曾想,居然连送大伯父一程都没做到。遗憾、悲痛、愧疚,重重袭上心头,一段心里话发了朋友圈,“伯父,你是我的骄傲。伯父,你是我心中的一面旗帜。伯父,多少次在梦里,与你相见,你亲切的拉着我的手,喊我‘洪静’。伯父,你怎么如此残忍,不容我去当面喊一声伯父,就匆匆走了。从此,世上又少了一个疼我的人,地下又多了一位亲人,大伯父、二伯父、父亲,想起你们,黯然神伤,眼泪已模糊了双眼……”整整一天,我沉浸在悲伤中,心情坏到极点,什么也不去做,只是思念,无尽的思念。
幸好,朋友们纷纷表示安慰和劝解。男文友‘小老头’说,“我们可以悲伤,但是不要流泪,不要长久的沉溺其中,欢迎来关注我。”平日里,他总来鼓励和支持我,是位心地善良的人,也是位感性的人。他发朋友圈的话,我记得真真切切的,“夜晚临屏而坐,泡一杯热茶,袅袅茶香,忆起故人,不禁泪流满面……”平常日子,他都如此感伤,清明,岂能不泪满襟?我回复说,“小老头,泡好茶,我马上就去。”
走进‘小老头’的‘家’,就看见《写在清明》,“清明总在每年的这个,花雨纷飞的时节,导引出我的热泪两行。”还说不流泪,这都热泪两行了,看来,‘小老头’也只是说说。我心里这样想着,却又见他更新的第二节诗,“天空,不一定非要纷飞着哀怨的雨丝。路上,不一定非要穿梭着断魂的行人。譬如我,父亲,可不可以容我怀揣一枚暖阳来看您。我不想再用泪水,浸洇这潮湿的氛围。……”满满的怀念,却没有深深的压抑,‘小老头’的怀念一点不比别人少,却用理性的文字表达得更深切,不由得给他点赞。
谁说想念亲人就要不停的哭泣,泪满襟就是无比想念?忆亲人,用他们留给我们的美好的东西,激励和带给我们什么,这才是理性的想念。清明时节,是不是该改改朋友圈的文字风格了?
回 1楼(初卫平) 的帖子
问好回 2楼(黄亚萍) 的帖子
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