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留给我们了什么
季先生走了,但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有形的著作,更给我们留下了无形的精神。季羡林先生曾撰文,表达了他希望大家摘掉他头上的“国学大师”、“泰斗”、“国宝”这三顶 “桂冠”的愿望,以便还他“一个自由自在身”,这使我浮想联翩。
(一)在浮躁盛行、争名夺利的今天,季先生这一愿望的意义,不在于他或别人谁有佩戴这三项“桂冠”的资格和三项“桂冠”的标准,而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淡薄名利的榜样、一个谦虚的榜样、一个冷静的榜样。也是他面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奉劝。
(二)“国学大师”、“泰斗”、“国宝”的“桂冠”本是善良的人们对季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上台讲演或表演的经验,当几十个灯泡照在台上,几个聚光灯同时打向你的时候,不论多冷的天,都会使你顿时感到热血沸腾,稍后就会头脑发热、头晕目眩,有一种过去人们常说的“架在火炉上”被烤的感觉。所以说,头上过多的光环对正常人来讲,并非么好事,会使人头脑发热、头晕目眩、胡说八道。
(三)我们常讲,社会就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这是很贴切的比喻。但很多人不论多热的天,都希望多戴上几项“桂冠”。有时在接过某些人的名片时,你看不清他的单位和联系方式,横在你眼前就是那不下十几个大小虚实的各项“桂冠”,这个会的理事、那个家的会员,要么就是名誉主席、顾问等不一而足。刚拍几部电视短片,就敢印上“著名影视编导”、明明是一个科长,还要加上一个括弧,副处级……我每每在看到这样的名片时,并无半点肃然起敬的感觉,而是鄙视和蔑视。其实一个人的地位不是靠这些称呼来确定的,一个人越需要化妆,说明她越丑;一个人冬季穿得越多,说明他身体越差;一个人越没文化,越需要假文凭来招摇撞骗;一个越没有钱的人,才越怕别人说他没有钱而冒充大款……
(四)中国人喜欢给别人戴帽子,也希望别人给自己戴帽子。有时给别人戴帽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等别人也给他戴上一顶或几顶“桂冠”。
(五)上帝为何只给我们一个太阳?两个太阳同时出现会太热,两个太阳轮番上阵我们则不得休息。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人和事就好了,不必为自己多戴几项“桂冠”,更不必嫌一个太阳少而给自己再加几个太阳。不论是两个太阳同时出现,还是两个太阳轮番上阵,这都是自寻烦恼。上帝既然给了我们一个太阳,那就享受好这个太阳,这个太阳就是我们自己。
(六)季先生希望大家摘掉他头上的三顶 “桂冠”,也是深知一个人头上的太阳不能过多,每一项“桂冠”都像是紧箍咒,使人没有“一个自由自在身”。这是一种境界,需要自信和实力。当你不需要“太阳”,躲在小屋内做好自己的人和事的时候,太阳就会主动地破墙而入,照到你的头上。
(七)季先生的“桂冠”没有谁发过文,所以他的“请辞”也不必谁来批准,对一些人是有所启示和领悟,还是看到了新机会?这三顶“桂冠”不需要想“学雷锋”的人来拾遗补缺,而是宁缺勿滥。
季先生走了,他的“自辞三项桂冠”,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