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到此一游”照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视西洋来的摄影术为妖术,认为照相机镜头能夺取人的魂魄。直到很多年以后,中国人才敢正视照相机的镜头,至少在这组法国人拉里贝的影像记录中,一些摄影对象在景点很自然地摆出POSE,透出些许潮人范儿。本组图片拍摄于1900-1910年间。
也许他是故意摆出这样酷的动作,也许他还在思考“我该摆个什么POSE?”这里是天坛祈年殿,1860年和1900年,天坛先后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占据,八国联军甚至在圜丘坛上架设大炮,攻击正阳门和紫禁城。
这张也是在天坛,一张现在看来也算是比较有创意的合影……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张抓拍的照片。
大景点要拍照留念,小景点要拍照留念,小和尚也要拍照留念……他也要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个美丽的念想,虽然也许他根本就没有见过这张照片。这是极为可能的,那会儿胶卷要进了暗房才能显影,除非好心的摄影师专程回来送照片!
怎么样,这两个人的动作是不是似曾相识?左边这位摆出如此销魂动作的是在乾隆四女儿和硕和嘉公主墓的石像生旁边,右边这位则是在清西陵昌陵(嘉庆皇帝的陵寝)的石像生武士旁边。
积翠牌坊前的合影,牌坊后面是永安桥,通往永安寺白塔。那时候,这里还不叫北海公园,而是叫北海,跟中海、南海合称西苑,是清宫帝后们常来游玩之所,皇家禁苑。
北海九龙壁前,典型的“到此一游”照。
推测一下,右边的老外是在模仿左边的大清门卫吧。这是在景山寿皇殿前。寿皇殿是供明、清两代皇帝停灵、存放遗像和祭祖之所,即“神御殿”。寿皇殿在1956年开始正式作为北京市少年宫活动场所,2013年少年宫搬出,2016年寿皇殿将恢复开放。
他是故意不看镜头非要看狮子的吗?这是北京西什库教堂东侧的亭子,左侧依稀能看到教堂的影子。西什库教堂前身是位于紫光阁以西的蚕池口教堂,由于临近皇家禁地,清政府出资修建了西什库教堂,蚕池口教堂拆除。
还是不看镜头,拍摄对象站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古观象台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清朝时曾得到传教士的技术支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观象台上的仪器掠走,后来陆续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