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1:36

那些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有这样一群外国人,他们的名字无论在何种媒介上出现,或者从谁的嘴里说出,你的脑海里都会蹦出一个特殊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称谓是中国官方赐予一些重要国际友人的称号,代表执政党和政府的认可。在过去的60多年间,有至少601位外国人获得此殊荣。你都记得谁呢?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2:12


【文幼章】这601人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第一个获得此称谓的是加拿大人文幼章,他生于四川乐山,自1925年就开始在中国办学,曾任蒋介石秘书,后转而支持中共革命。他逝世后部分骨灰撒在了大渡河。图为文幼章(二排中)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在一起。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2:45


【埃德加·斯诺】中国人民的第一批老友,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到过延安、支持中共革命。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名字之一便是埃德加·斯诺。1936年,斯诺成为第一个到达陕北的西方记者,后写成《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这是1936年,斯诺(右)在陕北采访途中。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3:30


【埃德加·斯诺】回到美国后,斯诺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他分别于1960、1964和1970年来到中国,写了大量介绍新中国的报道。图为1960年6月,斯诺第一次访华,毛泽东主席和斯诺(右二)在一起。斯诺最后一次访华期间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成为国庆观礼的嘉宾。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3:59


【史沫特莱】她是八路军的第一位随军外国记者,1937年,她也曾到延安采访。她与朱德结成了伟大的友谊,著有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美国军方高层曾一度指控其为苏联人派到中国的间谍。“间谍疑云”至今未消。图为抗战期间,史沫特莱与朱德、康克清在延安机场。供图:CFP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4:33


【安娜·斯特朗】1946年,毛泽东在与她的谈话中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她生命的三分之一都在中国,她认为中国是“理想的归宿地”,逝世后葬在八宝山。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被并称为“3S”,中国曾设“3S研究会”。图为1967年毛泽东接见斯特朗。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5:03


【白求恩】加拿大人白求恩1938年率医疗队到达延安,后在晋察冀地区为八路军救死扶伤。1939年因医治伤员割破手指,患败血症逝世。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图为白求恩在为八路军做手术。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5:29


【路易·艾黎】他1927年来到上海,本来只办了6个月的签证,但他在中国一呆就是60年。抗战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合运动,在贫穷的甘肃山丹地区创办了国际化的培黎学校。图为1982年,艾黎在参加兰州石油技工学校(前身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建校四十周年大会。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6:18


【爱泼斯坦】他是一位犹太人,从小在中国长大,从1937年开始报道中国抗战,1944年到延安访问。他与宋庆龄、邓颖超等人拥有深厚的友谊。爱泼斯坦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1964年入党,是全国政协六届至十届常委。图为邓颖超和老朋友爱泼斯坦在中南海西花厅。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4-11 18:56:45


【马海德】他是一位医生,原名乔治·海德姆,他是与埃德加·斯诺一起到达延安的外国人。延安时期,他不仅诊治伤员,还参加外事活动。他为性病和麻风病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图为1946年,马海德与斯特朗同机由北京去延安。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