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 发表于 2015-4-18 10:44:44

《我愿意与你同行》

《我愿意与你同行》
作者祝英台
亲爱的瑞平老师,此时用文字向您问好。
瑞平老师祝英台真的要,真心诚意的跟您道一声。
对不起!
态度非常诚恳。
祝英台在这水吧小屋里,直立,面对着您,深深鞠躬,王瑞平老师请受我一礼。
对不起!我不该视您为敌。多次字里行间夹枪带棒。不顾及 您的感受而强烈攻击您。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实这攻击的背后,是因为宝林老师的默然离开。我心深痛,深爱被无情夺走,谁又真正理解过我的感受。
本以为把新来的逼出水吧,我们家的宝林老师就会回来。尽管精心策划,也夹杂着冲动。也许是冲动让我犯下了这样的错误。
瑞平老师祝英台真的要,真心诚意的跟您道一声。
谢谢!
态度非常诚恳。
谢谢!祝英台特别感谢您。每次在我无理取闹,胡作非为的时候。您总会宽宏大量,包容着我的行为。
您没有嫌弃我是脑残。反而把我当成您的好朋友,好兄弟。
让我意外的是,我提出和您热情相拥时,您没有拒绝。没有骂我。反而是坦然接受。一句求之不得,彻底把我击碎了。让我感动的不是,无谓的褒奖。而是那句求之不得。
原本以为王瑞平老师是最不好接触的人,从心里就有了隔阂。一直认为这将会是最尴尬的交流。没想到居然异常的顺利完成了。
我很珍惜和您瑞平老师,每一次文字的碰撞。我会一直关注您。力挺您所有管辖的区域。也许做不到,天天报到。但我能做到,把您装进我心里。
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友谊地久天长。加油,我在看着您。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8 17:11:24

   祝英台老师也需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
   祝英台老师又在无端的指责自己,内心深处仿佛进行着一番莫名的思想争斗,觉得自己是跟我过不去。其实英台兄又想多了,想多了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从我第一天来水吧起,我就认定祝英台老师对水吧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长久留恋水吧而滋生在心灵深处的那份爱恋。
   祝英台老师开朗大方,喜欢结交各类朋友,愿意和大家推心置腹的进行交流。这就是外向型人的特点,如果哪天和人们交流的少了或是大家因为忙而疏于沟通交流了,就会感觉不舒适,总想与大家多聊聊,多说说,来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我们大家都是朋友,但也需要经常不断地互相沟通,如果不沟通,时间长了也会疏远。
   我们需要像祝英台老师这样的朋友,因为祝英台老师总能从我们平淡的生活里,打捞出我们可能随时丢弃的而又是不能丢弃的那份真心和心与心之间的真情碰撞。祝英台老师不时的慰问大家,问候大家,就像旧时女子向心仪男子抛绣球那样真诚,那样感动!
   祝英台老师无需谴责自己,恰恰相反,我觉得祝英台老师对水吧的那份爱才是最真的,最深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祝英台老师时不时的回到水吧,看得出祝英台老师内心是多么向往水吧,流恋水吧。
    祝英台老师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不要为一些小事去纠结,烦恼,这样浪费时间。祝英台老师提出的“水吧要多交流”,这个建议很好。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就是多交朋友,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在创作的道路上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哪怕这些成绩不是惊天动地的。
    祝英台老师从小喜欢写作,丢弃了什么也没有丢弃写作,这一点你做对了。因为写作是一门学问,你每天研究文字,潜心构思,其实就是在“做学问”。做学问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就是有品味的人。
    既然我们选择了搞学问,就要多学习。写作的奥秘就是“多读多写”,除此别无他法。多读就是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他人的创作方法。多写就是实践了,学习了就要应运,应运就要多写。
    祝英台老师热爱文字,酷爱写作,这是难能可贵的。有了这一点你就可能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文学新人。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了对写作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作的路是艰辛的,在这条路上,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多学习他人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功底。
    希望祝英台老师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在文学的路上一鸣惊人,事业有成!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8 17:19:52

英台你要学会面对现实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8 17:20:28

英台你要像当初支持我一样支持瑞平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8 17:25:18

回 3楼(鲁宝林) 的帖子

宝林老师辛苦了!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8 17:25:34

感谢宝林老师支持!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8 17:26:04

回 5楼(王瑞平) 的帖子

不客气,好兄弟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8 17:26:34

欢迎宝林老师回家!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8 17:26:55

回 4楼(王瑞平) 的帖子

我虽然离开了,却始终在关注这里

鲁宝林 发表于 2015-4-18 17:27:12

回 7楼(王瑞平) 的帖子

我一刻也没离开,这里曾是我的家,瑞平干得不错,赞一个,保持下去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愿意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