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该走走就走走
一封辞职书:“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了走与不走的热议。当然,走有走的理由,不走有不走的原因。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也就决定了自己走是不走。
觉得自己有能力的,自然想出去走走;如果觉得外面很艰难,出去怕找不到事做的,希望恪守田园,这也是合情理的心里状态。但是,世界上很多的事情,往往并不是按着通常的意愿而发展的。
我们只局限在片面上讨论走与不走。最后必定是悔之莫及的。假如问你什么时候走?你便学会了更深一层的思考。设想一下,只要你是打工的,等到年迈体衰的时候,比如60-----65岁之间。你对企业丧失了利用价值(就一般而言),企业还留你干什么?到那时恐怕就不是你决定走不走的事了。那么现在你还年轻,你认为是现在走有利,还是到老了再走有利?
任何人走出去都有难处,这是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人都可能经历多次失败。难道我们因为害怕世界的险境就不出生吗?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难道他十万八千里就可以达到终生了吗?他尚且需要不断的翻筋斗。而我们创业栽几个跟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路栽下去,终有一天会站住脚的。只要我们足够的坚强,不断抗争。
其实,考虑守业的人也不奇怪。这就看你生存在什么社会体制里。假如是原来的公有制。你可以考虑这么做,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好好专研业务。不贪图大富大贵,老有所依,退休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可现在是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社会啊!所以你还是丢掉幻想,早做打算吧。什么时候走?不要等到赶你走的时候才考虑怎么走!
趁年轻,该走走就走走吧。
走过一路曲折,也是我们欣赏人生的风景。或许有成功的机会。
与其屈辱地让灵魂“死”去,不如奋起而一博。“树挪死,人挪活”,“穷则思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吊死,也要找一棵大树来吊”这些警句这个时候都用得上,你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要用大无畏的精神鼓励自己打破自己已经熟悉了的习惯,敢于走出这个熟悉的“笼子”,飞出去寻找新的栖息之地。也许,新的地方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回 1楼(yzlkr) 的帖子
感谢老师评论 欢迎浮山神老师参加本期讨论! 这个话题确实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老师观点与我一致。学习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呵呵,看样子主张走的人,一般都有大志! 那我就没有大志吧,我从不走说吧! 过点平常人的生活,足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