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不打无把握之仗
中原网4月14日报道了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女心理教师任性的辞职信,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管本人辞职是啥原因,但该事件的确在职场中迅速发酵,牵动出一些人对辞职的理想性联想。尤其是一些平时工作有点不顺心、在一个岗位做时间久了心里发闷、对现状不满意想逃离的人,这个洒脱的辞职信,无疑会勾起他们的职业畅想,也许就会有一些人步其后尘,做出职业出逃的行动。就这件事,我在【今日快评】任性辞职,你敢吗?回复道:不敢。不是没能力没学识,不是没理想没梦想。就是得面对现实,先保障自身生存再说。万一辞职后发生个不测,难道回头还啃老,让父母担心?除非有保障,比如存款多得今生后顾无忧,比如才华盖世,当然才华盖世也得要世人理解才能任性一回。很多才华盖世的人都是不被当世理解,后世才被发掘,这样地也同样不敢任性。
很高兴,我的这段话,有相当一部分文字内容被选入事评话题中。让我不由得想再进一步发挥。我认为事情没有绝对,应该因人而定。
我之所以不敢,是缘于我的性格。我属于求稳的那类人,换句话说,闯劲不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做不出破釜沉舟的事情。
在职场中,相当一部人是 “骑驴找马”,即在保障现有的工作时,进行稳妥的未来规划。就像我现在的工作,我从一开始就不满意。我的一位师姐也遭遇到同样的困境,她选择工作的同时,到外地重新应聘;而我选择的是,干好现有工作的同时,给自己充电。结局就是,师姐找到了满意的新工作,而我,依然在原单位留守,只是我的工作范畴同最初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动,当然是向着我满意的方向发展。这样稳中求变人生应对策略,不会有大的闪失。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做出辞职决定前,对决定并没有理性的分析,仅凭一时意气,只图眼前痛快,就离了职。再次求职时,却发现眼前的职位,还不如已辞掉的旧职位,不免心生悔意。我的一位表哥,便是如此。他一再跳槽,稍有不满就离职,结果人到中年,却还为钱所困。对当年那些仓促的决定,他也深感悔意。如果当年能坚持下,在原单位干下去,现在怎么也是中层业务人员,而不是始终都是新单位的新人。有些人,性喜无拘无束,受不得他人的管制,可是,职场中,哪有绝对的自由?如果不试着让自己适应,走哪都是会碰壁。
再有一类人,便是那种称得上有能力有才华,且能力和才华为当代所认可的那部分人。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局限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可在有生之年率性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人生不留下遗憾。我的一位堂哥,在世俗眼里,也是一个跳槽的失败者。为了寻找能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位,他放弃了具有稳定收益的公职,独自到外闯荡。最终应聘却以失败告终。然而,他却通过自己创业,实现了人生目标。虽然没有原工作稳定,但收入却是丰厚,早已存储了足够的养老金。这也印证了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人生别留遗憾。
综上所述,任性也是要有资本的。你有能力,便可任性,反之,采取稳中求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老师是第一次参加观点擂台吧! 是万老师啊! 还是那个建议,可以看看【事评——开课了】。 事评与新闻还有些不同! 还是以评论为主,可以多写点评论! 还有时间,建议可以修改一下! 我觉得评论应该与企业实际接轨更好! 评委老师建议用事例来论证就会更生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