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魔术背后的道具师
●在水荫四横路的工作室,任维东几乎是全天候泡在里面,琢磨魔术道具,机关该如何设置才能让魔术师的表演更出神入化,让观众更能领略魔术的魅力。
制作魔术道具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做试验,如果这个材料软,不够力,那就要换别的材料;这个弹簧要多粗,要多大的弹性才够用。有的时候,想象中跟实际差很远,想象出来的东西挺好,实际上却能碰到很多问题,但是不能偷工减料。”
——国家一级演员、魔术道具制作师 任维东
光怪陆离的魔术表演让人称奇,但鲜有人知道魔术师背后的道具制作师。一个魔术从创意到制作再到表演,囊括了很多环节,其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制作魔术道具的人。做一个道具制作师可不简单,大到需要通晓电学、力学、化学,小到能拧好一颗螺丝钉。
魔术道具工作室
地点:水荫四横路广州市杂技团
负责人:国家一级魔术演员任维东
合作对象:国际知名魔术师、长隆和欢乐谷等游乐园
■记者手记
光怪陆离的世界万物让人着迷,而魔术又让这一切染上了梦幻般的色彩。仅凭着扑克、硬币、手表、手帕等简单到几乎被人忽略的“工具”,魔术师就能把人带进一个想象无穷而又赞叹苦思的境地,继而感慨人类这一古老发明的魅力所在。
魔术,作为一门古老的智慧艺术,据传早在公元前500年祖先就有关于“连环”的记述,在古代魔术被称为“幻术”。西汉时期幻术士“能乘竹杖腾空,以杖投地,则化为龙”,这样的表述,在今天看来也会让人咂舌。近几年,台湾魔术师刘谦连续亮相央视春晚,他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纯熟的魔术技艺,为观者留下无尽的想象,同时引发了国内观众对魔术的兴趣和关注。
其实,魔术本就是一种魔幻艺术,发明本初就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也来自于难以揣测的真相,虽然网络上接连出现魔术揭秘,但对于观众来说,当置身于魔术师营造的或大型或近景的魔术环境中时,惊讶程度保留了初见时的新鲜度。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魔术并非不可触摸,不可解析。通过这次采访,记者了解到,魔术师并非百分百魔术的创作者,一个魔术从创意到制作到表演,囊括了很多环节,涵盖了不同的创作人员,而其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制作魔术道具的人。
采访当天,巧遇台湾魔术师文沛然,他师从刘谦,魔术造诣不俗,他现场为记者表演了一则“读心术”,一张纸、一支笔,当他把记者心中所想的字完整无误地写出来时,现场在座的几个人包括记者都懵了。而本期主角,世界一流魔术道具制作师任维东则一脸平静地看着,个中机关他再熟悉不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就是制作“机关”的人。他低调地聊着自己对制作道具的嗜爱及苛刻,每天泡在工作室,甚至一颗螺丝也要试了再试。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知道了魔术界的一个“真相”,世界上很多大牌魔术师的道具都出自任维东之手,尽管他的价格比其他制作师高出几倍,然而“Weidong”这个名字却成了一个江湖传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