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拆除进行时
两三千米长的26根线缆和330多盏灯具拆除,虽说是小事,但是如果行走在空间不足1米、通过人拉肩扛、双脚踩在圆管上还时不时来个“跨栏”式的拆除法,那还是不是小事?请跟随笔者一探究竟。“5月15日前,我们要在隧道内进行注水,隧道内线缆要进行拆除,时间紧,工作量大,超凡你安排弟兄们,分下工,我联系吊车将竖井那盖板吊开,先对隧道进行通风”,4月9日主管生产的南京盾构项目部副经理马继辉对隧道内的线缆拆除工作进行一一部署。
隧道全长2000米,共有3000米光纤线缆2根,2000米低压电缆21根,2000米通信电缆1根,3000米照明电源线以及风机电源线各一根,另外隧道内还有灯具330多盏,这些都需要人工运出隧道。
“刘哥,拿上气体检测仪咱俩对隧道内的气体检测一下,”班长张超凡边说边向隧道内走去。经检测隧道内并无有害气体,氧气含量正常,适合人员进行作业。
在所有的线缆中,光纤以及低压电缆最难拆除。光纤由于其易损坏,因此需要首先回收,且回收时需格外小心,防止划破线缆的绝缘层,同时不能使光纤有打弯现象,否则有可能使光纤折断;而低压电缆比较重,隧道环境差,路程长,竖井内爬梯也已经拆除,井上加高节已经全部上盖,运输的通道基本上已经被堵,如果从隧道接收井一侧将电缆运回到始发井,对人员的体力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隧道正中央有悬挂的柔性阳极线缆和挂钩,可供人员行走的空间只有1米左右,隧道顶部距中心管路距离不足1.5米。由于电缆过长,行走时电缆摇来晃去,虽然班组员工在进入隧道时,特意带着海绵条放在肩上,希望能减轻对肩膀的摩擦,但是在休息时大家还是都大感吃不消。
“一天下来,我们的肩膀都磨红了,肿了,有的还脱皮了” 孟凡林边抹着药边说着。
如此大的工作量和难度,他们是如何完成的呢?
主管生产的副经理马继辉介绍说:“针对线缆拆除的工作量和难度,我们与业主沟通,接收井一侧的线缆回收至接收井,始发井一侧的回收至始发井。在拆除中,先将挂在管片上的线缆一根根拆除,全部拆除后开始外运,班组员工统一口号统一步伐,一起走,全部靠人工这样一根一根运出来。”
“我们行走时只能选择在管路上弯腰行走或在地面上叉开腿走,时间稍一长就感觉肌肉发酸,有时候还会抽筋。由于隧道内管路和混凝土墩的原因,每隔20米就要跨一次‘栏’,大家步调又不一致,经常发生磕绊现象” 谷金路深有感触的讲道。
“累不累——累
苦不苦——苦
怕不怕——不怕
咱们项目的口号是什么——攻坚克难,战则必胜。”班长刘占虎带领弟兄们,这样一问一答,喊着口号、迈着稳健的步伐,弯着腰在隧道内一步步前行。
历时8天,他们互相鼓舞着、关怀着,原来不起眼的小事,对于这17名班组员工来说却是庞大的工程。
“一根电缆净重大约在1200-1300斤左右,下井的人员只有17个人,相当于我们每个人都在背负着80斤的重量前行”,吉如高对笔者说道。
线缆拆除工作提前8天完成,项目部特意给大家放了一天假。第二天的清晨,本是应该嘈杂的工地却变得安静了许多,隐约听到宿舍内传出阵阵鼾声……
谭海燕/文 张辉/图 好图片,建议老师发企业信息栏目
回 1楼(鸿雁) 的帖子
好的老师。回 3楼(初卫平)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