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聚人心 克难奋进迎发展
徐鹏平本报记者李韶忠刘芳富有现代气息的拱型景观校门上“上塘初中”四字煜煜闪光,连廊回旋的教学楼气势恢宏,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朝气蓬勃……新年伊始,记者再次来到丰城市上塘初中,该校去年秋季开学前夕整体搬迁到占地面积73亩的新校区,告别了昔日硬件设施落后的校园,变化之大令人刮目。
巨变的是优美的校园环境,不变的是全校师生那股负重拼搏的精神。短短一上午的采访时间,记者切身感受到这所办学条件原本非常薄弱的学校三年破茧成蝶式的嬗变,全校师生辛勤耕耘取得的进步让人敬佩。
不为困难所惧只为成败想办法
熟悉教育规律的人都知道,对一所中学来说,三年意味着一个发展的“轮回”,事关办学的成败。“三年磨一剑”这句话对上塘中学来说恰如其分。
上塘镇虽是全省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丰城矿务局的驻地,但因长期隶属企业管理,教育事业投入严重滞后。近年来,由于教学条件不好,教师缺乏信心,办学成绩不理想,学生总数逐年减少,上塘初中走到了一个关乎成败的十字路口。2012年底,组织上把有着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葛扬平同志从另外一所优秀学校校长岗位上调到该校担任校长。
“当时,学校教学设施老旧,不少教师纪律松懈,尤其是家长对学校很不认可,导致优质生源外流严重。”新学期开始,校管理层面前可谓困难重重。
“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注重发挥自身表率作用,管好自己、影响教师、熏陶学生。”面对困境,校班子成员没有退缩。
“必须勤政务实,真抓实干,大胆开创工作新局面。”很快,15名校班子成员形成共识,决心带头营造一个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让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层有充分的信任感,在工作上有危机感和责任感。
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学校首先建章立制,实行规范管理。建立完善了校领导分年级负责制度、蹲点制,教职工打卡考勤及规范请假制度,学校考勤、卫生、宿舍、食堂专人专项管理制度等系列科学管理措施;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推行财务公开,认真规范审批程序,坚决杜绝虚报冒领、胡支乱花、大吃大喝等职工反感的现象出现,并自觉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增强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15位校领导在抓好各自分管工作的同时,全部下到年级,走进班级,深入课堂,带头上课并指导、服务师生。这让大家心服口服,校班子威信很快树立。
实行人本管理大兴教学之风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竭力打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为缓解教师压力,清除低沉情绪,激发教师工作激情,学校以实施新课改为契机,组织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到江西师大进行顶岗学习培训,聆听名校名师亲身传教,开拓了视野。为推进新课改试点工作,学校还配套开设2个多媒体教室,添置了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辅助设施,为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效果。
出台激励措施,大兴教学之风。凡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教研活动的相关费用学校全部报销;不定期组织内部教学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补助和奖励,广大教师争创佳绩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师德师风焕然一新。学校还以观摩教研为载体,让大家在讲评和交流中互促互学。
有效地提高了各科教师业务素质。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由校长亲自主抓毕业班教学质量,做到学习有计划、帮扶有良策、工作有督查,教师士气高昂,学生劲头十足,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辛勤耕耘换来百花满园。短短几年时间,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校长、教师、学生凝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硬是让这所默默无闻的学校办学质量有了大起色:2013年中考,该校在学生人数减少、部分优质生源流失的情况下,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全校仅200名考生参加中考,上重点线考生高达70名,与2012年相比,增长率达80%,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2014年中考上塘初中再创佳绩。全校169名学生参加中考,上重点分数线考生94名(其中上丰城中学、丰城二中分数线58名),重点上线率55.6℅,其中黄政昌同学高居丰城市前两百名之列,与刘奥杰两位同学稳居本片区第一、第二名,创造办校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三年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多次受到丰城市教育局和上塘镇党委、政府的表彰。仅2014年,上塘初中除蝉联丰城市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外,还先后获得丰城市教研工作先进单位、中职招生生源输送工作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文明单位、“先进学科教研组”,工会、团委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学生在参加丰城市乒乓球比赛、体操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及各学科竞赛等都取得佳绩,在校学生人数比三年前增加300多人。
2014年,上塘镇投资4000余万元异地新建的上塘初中新校区交付使用。学校整体搬入宽敞漂亮的新校区,办学条件跃升为全市农村中学一流。三年艰苦而辛勤的教学工作改革,铸就了上塘初中独具魅力的办学内涵与人文内涵,随着新校园的投入使用,必将翻开发展的新一页。我们相信,驶入发展快车道的上塘初中明天一定会更好。
来源:光明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