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手机集中管理无法根除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看了安徽马钢南山矿高采车间的《上班时,全班手机一人管理》这则新闻,笔者觉得有三点不妥:第一,手机集中管理,那就是说安排一个人统一帮着接电话,要知道这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现在手机都是智能的,微信啊,炒股啊,甚至银行账号都在上面,不是怀疑班组员工的人品啊,假如不小心有人发了微信,你看到了不该看的内容,那手机的主人与管理手机的人都会觉得很尴尬。退一万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光明磊落的,没有任何私密的东西,那是不是也会有被人偷窥的感觉呢?遇到长舌妇,还会添油加醋地给你编故事,弄得你更没心情工作了,与其那样,还带手机干啥啊,干脆家里有事往单位打电话呗,不是更安全。第二,手机集中管理后,很可能会让员工出现工作时不专心,甚至分心的现象。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他家里有急事,想与他随时联络,可是他由于工作,不得不将手机上交集中管理,那么再联系时就要转来转去,不仅耽误时间,很可能还会影响大事。虽能保证自己没个急事啊,一旦手机集中管理就会出现这样的弊端。第三,如果集中管理手机,必然会有一名员工不能参加当天的工作,这样容易造成班组员工不和谐,管理手机是轻巧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假设这项工作轮流看管,也会有今天的工作繁重,明天的工作清闲,时间久了必然会出问题。
你可能觉得笔者这个人矫形,也可能觉得笔者这个人小心眼,按照笔者这样的思维班组员工安全就不用管了。笔者也是班组出来的,一个班组就如一个小家,班组员工有年长的,有年轻的,有新来的,也有老员工,性格迥异,难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纠纷。笔者就采访过一个班长,他说现在的员工不好管理,都很有个性,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年轻的员工工作时间摆弄手机,就进行了警告,没想到这个员工气性非常大,没说几句话就将手机摔了,还扬言誓不罢休,后来车间领导出面,才平息了此事,不过班长与员工之间结的疙瘩一直没有解开,直到这名员工被调离本班。可见,手机不统一管理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手机要是统一管理的话,问题一定会接踵而至。按理说,都是为了安全,大多数企业不允许员工在工作时使用手机,但是企业又无法杜绝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性,所以很多企业都为员工配备了防爆手机,而且在工作中对使用手机也有严明的规定,还拿笔者单位为例,笔者单位是化工企业,对手机的使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单位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安技设备配备的相当齐全,每个班组都有固定电话,如果外出作业还佩戴随身携带的防爆电话,确保联络畅通,所以工作中根本不允许使用私人手机,如果在不能使用手机的情况下使用手机,那不仅仅是重罚,还要受到处分的。所以全厂上万名员工,谁都不会以身试法,即便他们再想玩手机,在工作中也会同那些烟民一样,时刻保持着清醒,不会在这上面犯低级错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深入骨髓。
还是回到上则新闻上来,不是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不是手机统一管理吗?好啊,笔者赞同,但是笔者可以带两个手机上班,一个不经常用的留在班上,一个经常用的带在身上,你难道还能每天收身啊。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案例不是没有,笔者觉得手机集中管理只是一种小提醒,关键是如何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单位有制度,有奖有罚的,员工自然都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他要是触犯单位规章制度了,笔者觉得还不如就按照规章制度处罚,这样不仅对本人有教育作用,对其他人也有警示作用。采取这样的手机集中管理未必就能让所有的员工都坦然面对,所以这项举措还真不适合在所有单位和班组都实施。
关于安全,企业有详尽的规章制度,关于安全,班组每天必须讲清讲明。然而安全事故还会频繁发生。为何?一项手机集中管理只能让一个班组的员工从行为上减少违反安全的机会,而真正能将他们从危险边缘拉回来的,只有他们从思想上彻底根除了违反安全制度的那根弦,要根除忽视安全这根弦,还需详尽的安全监管机制,科学的生产流程,配套的安技设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细致严谨的工作责任心,只有这样安全工作才能从“管人”到“管设备、管制度”,实现质的飞跃。 欢迎大家拍砖啊! 反方观点难度比较大,李老师敢尝试,佩服!佩服!
回 2楼(爱好作为) 的帖子
感谢您的支持! 学习老师的佳作,佩服 学习老师佳作。 呵呵,刚学习了李老师文章,发现我们的思路基本相似,你写的比我清晰回 4楼(初卫平) 的帖子
感谢支持!回 6楼(微笑生活) 的帖子
感谢支持! 反的有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