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元以下资金可仍炒股 股市六大法不懂也赚钱
[摘要]当股市突破5000点之后,不少“稳中求胜”的投资者毅然退出,其中不乏转身入楼市者。业内人士建议:
100万元以下资金可仍炒股
三四百万元投入楼市或更安全
陈先生最近套现了股票,准备买第二套物业:“股票变现为物业才是实实在在赚到钱,买楼为安。”黄先生年初投入100万元后两三个月间赚到31万元,同样套现后却因无购房名额而只好再把本金投入到股市中。
当股市突破5000点之后,不少“稳中求胜”的投资者毅然退出,其中不乏转身入楼市者,据最新数据显示,二手市场投资型买家占比出现微涨、但仍低于去年同期。
文、表/广州日报记者林琳
陈先生投资股市多年后迎来这一次“牛市”,在大市破5000点的时候把所有股票套现了,准备购买家庭的第二套房。
现象1 股市投资客套现入楼市
在他看来,资金放在股票市场中还是“身不由己”,即使账面上看收益颇丰,但一天没有套现就不算数:“股市的钱要‘落袋为安’,如果现金最后变成优质物业,才算是一次成功的投资。”而黄先生年初投入100万元在股票、基金中,不到3个月就赚到31万元,虽有买房子的意愿,但苦于自己名下已有两套物业,没有购房的名额,也只能作罢:“只好拿起净赚的部分,把本金再投入进去继续‘钱生钱’了。”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告诉记者:“股市这么旺,投资者见到楼市开始持续升温,产生了把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中获得长线保值的想法,但据我所知比例并不算大。而楼市中也不乏卖楼炒股的投资者。双向的交易都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买卖,使交易量持续上升。”
搜房二手房广州公司总经理谢淦发现,一些股民在股市站稳5000点后选择套现离场转投房产,特别是越秀区、荔湾区上半年正处于学位房置业高峰期,投资客入市多于去年同期:“目前广州整体的楼价仍有不少上涨和获利空间,转投房产是相对稳健。房产作为固定资产其保值抗跌功能也相对较强。”
现象2 投资客开始放盘售楼
合富置业市场部梁燕明告诉记者,目前广州二手市场的成交中,投资者买家占比为5%左右,相比去年同期10%左右的比例较低,但是比起前两个月小幅回升。这些投资者不光看大市,还要看市场有没有“笋货”。“他们接受价格比市场价低8%~10%的物业,但目前市场上‘笋货’不多,广州二手市场价连续两个月持续上涨。”梁燕明说。
她还发现,广州本地的投资者多喜欢老城区的住宅,即使是楼梯楼、小面积单位,只要价格便宜也“杀”,而投资市中心商务区的投资者不管是住宅或公寓,只看机会。
不过满堂红市场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反倒认为,投资客只要有购房意愿的都会在春节至3月之间入市,现在正是他们打算转售给刚需客的时机。不过谢淦确实发现,白云区方面成交量与成交价也是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投资客入市情况少,但投资客放盘的情况却增多:“由于白云区接手的均为刚需客,所以投资客放盘的价位也是市场价水平。”
建议
大资金求稳可买楼长期持有
到底炒股还是买楼?谢淦建议,资金量不大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一些新兴的未来的热门区域如番禺、黄埔、白云等:“投资要见好就收,把股票换成一套小户型物业,只要地段好、交通便利,不用愁半年一年没人接手,要是投资学位房更不用担心。”
而黄韬建议,名下没有物业的投资者可考虑套现买楼,等到有楼再炒股比较稳定;如果有三套以上物业的投资者,买楼就不如炒股了:“如果资金量比较小,在100万元以下的确实买不到什么好的物业;如果资金量达三四百万元,那就不如买楼了。”他认为,今年广州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不少,价格不会有很大的涨幅,未来较好的预期是每年获得10%左右的升值回报。
九成房企5月业绩环比上涨
广州日报讯 (记者潘彧)近日,多个房企公布其5月业绩,其中九成房企销售业绩录得环比增长,而从成交量来看,30个城市整体成交量已经达到6年同期最高水平。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全国主要城市楼市已经明显升温,而6月市场将继续升温。
20房企销售环比均涨四分之一
前晚,恒大地产公布的5月业绩显示,恒大5月实现合约销售额167亿元,创恒大单月销售有史以来最高纪录。比起4月销量增加逾10%。数据显示,恒大今年前5个月,有4个月实现销售额突破百亿元,而1~5月累计更是达到623.6亿元,同比增幅也达到10%以上。
保利地产也同期公布其5月业绩,5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136.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35%;实现签约金额175.32亿元,同比增长43.46%。1~5月,保利地产累计签约面积392.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6%;签约金额503.90亿元,同比增长3.64%。5月的签约金额175.32亿元也较4月增长近40亿元。
记者从公开数据了解到,截至目前,已经有20家房企公布了5月业绩,其中18家房企的业绩比起4月有所增长,单个房企的环比涨幅最大达到近三倍。
30城成交达6年同期最高水平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5月20家企业合计销售业绩达到1070.64亿元,而这些企业在4月的合计业绩为853.93亿元,5月房企整体销售环比平均上涨幅度达25.4%。
城市成交数据也明显转暖。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份,其监测的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91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34.9%。5月30个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环比增长态势。
对照近6年5月的成交数据,可以看出,相比2010年至2014年5年间的同期水平,2015年5月份3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增长了98.8%、62.4%、37.7%、20.3%和34.9%。今年5月份市场成交是近6年同期最高的水平。
中原地产数据也显示,5月全国主要的54城市合计住宅签约套数为26.199万套,环比上月的24.17万套上涨幅度达8.4%,而同比涨幅更是高达20.1%。
预计:6月一手地产市场将继续升温
“全国主要城市市场已经明显升温。”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在各种政策刺激下,成交量复苏,房企销售也水涨船高,“从目前市场看,预计2015年主要房企的销售会好于2014年,救市的政策出台会越频繁。”张大伟表示。
张大伟称,从中原各城市的分公司反馈来看,无论是上周末的看楼量还是签约量均有明显增加。在近期政策的频繁刺激之下,前期观望的购房人群将加速入市,下一阶段市场上行行情可期,“6月市场将继续升温”。从房企年内累计业绩看,他预计同比数据有望在8月出现上涨。
股市六大法不懂也赚钱
A股的困惑大多是因为其之前完全失控似的狂涨,虽然有政策的支持、房地产泡沫的减少都对A股有推进作用,但是A股并没有拉动实体经济往上走却也是个不争的诟病。一方面,“涨得不科学”,另一方面,“政策真的允许它这么涨?”不管怎么说,涨了对股民来说是好事,只是没有人会想把已经赚到的钱还回去。那么理财师就要告诉大家,怎么操作才能不亏钱。
1、控制仓位,不要全资进出
何谓“仓位”?仓位是指投资人实有投资和实际投资资金的比例,比如你有10万资金在股市中,用了4万去买股票,那你的仓位就是40%。满仓就是100%,空仓就是0%。理财师认为,切记不要满仓进出,因为跌了没法补仓,会失去理论上能够翻盘的可能,只能被动等着涨回来(而且经常涨不回来)。满仓进出尤其危险,就是今天全部资金买股,明天全部卖掉,跌起来的浮动亏损可以吓死你自己。
2、作好保本工作,不要把全部家当都拿去炒股
保本是永恒的主题,而且怎么都不会出错,对于股市也是一样,理财师觉得有必要把保本两字写在脑门上,以时刻提醒你要把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资产做保本配置,一个跌停板就是百分之十,即使只有百分之三十的现金在股票中,如果突然崩盘还是扛不住,港股没有涨跌停就更要注意。宜盛宝百分之十左右的年化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百分之四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所占的资产配置比重大,还是可以给风险型的股票带来较厚的安全垫。所以,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资产需用于保本,或者干脆拿投资收益去炒股也可以。
3、选择走“价值投资”方法,省时省力
什么叫价值投资,就是找个市盈率相对较低的股票(在中国比较少),而且又有不错的业绩表现,产品又有竞争力,有望长久发力,那么你就可以持有这个股票。持有了之后也不用去管他,时机成熟自然会发力,也不必受到短期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影响。这个方法比较稳妥,哪怕是三板或者中小板也有这样的股票,不过风险呈几何级数放大(你不能确定这些信息是否有人为更改)投资者还是需要更加小心!
4、偶尔做做事件性的套利也不错
什么叫事件性套利?打个比方,一个股票本来很正常,走势很正常、基本面很正常、游资、机构进出都很正常。突然有一天,那个领域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比如福岛地震,所有人都“谈核色变”,一家核电企业股票瞬间狂跌,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认识到,这个是企业的问题吗?不是,仅仅是人们暂时有恐惧心理,而恐惧过后,这个股票还是要回归正常。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补一些;相反的,那些因为恐惧而狂涨的保险行业,你也可以趁机出货。
5、如果看不懂,就不要炒了
有句话被误传了多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其实原文应该是“百战不殆”,也就是不失败。没有人能够做到每次都胜利,但是不失败却简单,孙子兵法上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玩不来,我不玩了,当然也就不会输了。大时代里面方展博赌上了全部身家与丁蟹对赌,那是因为他全家死光,未婚妻心脏病晚期,除了赌毫无办法,即使看不懂,也只能拼上。但是我相信没有人情况是和他一样的。拿捏不准了,放弃清仓是最好的。
6、咨询专业的金融人士
有人说,我的理财师建议我抛股票,结果第二天,这个股票又大涨了!是不是这个理财师不好?理财师认为,由于需要对自己的客户负责,市场有些不对劲,有责任感又稳妥的理财师就会要求客户卖出股票,这是对于保住本金最谨慎的做法,也就是抓“大概率事件”,每个节点都料事如神是不可能的。炒股是个持续行为,长期的盈利比短期博蝇头小利要重要。如果有理财师希望你抛出股票,那么大致可以判断:对于这个股票,他已经拿捏不准了,以后你得盈亏自负了。其实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这类策略从长期看是十分有效的,如果你本来就是股票的门外汉,那么咨询一些专业人士就非常有必要。比如,刚刚提到的那位客户,没有懊悔多久,第三天这个股票就开始大规模下跌,原来是之前理财师算准了机构正在出货,那位客户虽然错过了最后一天,但是也避免了后面的损失。
来源:腾讯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