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951期班组文化3]班组文化同时演绎“红旗飘飘”和“家有儿女”
[跟帖951期班组文化3]班组文化同时演绎“红旗飘飘”和“家有儿女”黄山
“报告!内勤2班出勤调度员李刚退勤!本班共出勤128班,发放规章阅读器128个,检查128班人员均携带《雨天行车办法》。没有接受新施工命令。发放西瓜128个。汇报完毕!”7月28日,新乡机务段调度交班会正在进行。
“内勤2班班长冯建辉退勤!本班小、辅修机车5台,交车5台。列车开行587列。行车及人身安全无事!请指示!”内勤2班班长冯建辉师傅完成最后一个交班发言。
“红旗”交班成为承载铁路“大联动机”的一道独特文化风景线。一列列车正常开行必须车、机、供、电、辆等诸多铁路站段联手完成,而这些站段又要通过24小时不停运转的各个班组交替值班来保证客、货车不停运。这没有高度军事化铁的纪律约束是办不到的。班组军营文化风靡铁路由来已久。它成为管理生产过程、空间、时间、设备、环境、职能结合部一种行之有效“润滑剂”。用3班计划调度员吕金钟师傅话说:“我接2班计划调度员的班就是省心。上个班调度员为我这个班打了个好底。我有足足1个小时时间捋顺整个班的开车计划。我突破开车记录离不开2班计划调度员功劳。”
调度室打造“精品化”班组。内勤2班调度员因整齐划一、训练有素、交班口碑好,而且从年初至今,该班调度员利用你缺我补岗位联劳默契,10次化解乘务员超劳、途中生病和修车与供车失衡等运输生产中突出矛盾。该班组3次获得段先进集体,并在08年度获路局先进班组。
笔者在新乡运用车间侯北指导室里看到乘务员出勤时电脑中儿女寄语:“爸爸,在外点住班一定要保证自身和行车安全,我和妈妈在家盼你平安回家。”指导长吕砚存说:“伙计们看到亲人画面,有一种提前到家的感觉。所以,大家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为了儿女成人和家人团聚,也必须平安回家。”
由此可见,班组文化无论从“点”与“面”、“刚”与“柔”都呈多元化趋势。这与不同行业、不同班组、不同工作特性和组织形式等因素息息相关。它既能体现班组结合部中“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单套工序为配套工序服务”立体联动的一面,又能体现以人为本“家园文化”小憩温柔的一面。班组文化发展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班组文化传播形式显现由单一化模式向多媒体模式转变。班组文化传播方式不再局限标语、板报、橱窗等传统手段,而植入网络、手机短信现代手法构成五彩斑斓的多样化信息沟通平台,这使班组文化传播不再单调、告别枯燥。
其次,班组文化授众地完成由工作地向家庭伸延转变。班组职工过去只能在工作岗位上品尝精神大餐。随着手机、网络媒体介入,班组文化实现由岗位向上、下班途中及家庭全方位渗透,不再出现盲点,不再更多解释相互告诫意义。
又者,班组文化理念由说教式向情感覆盖式传递。班组职工在家中可以受到工友的生日祝福短信。职工在岗位上可以切身感受到家人企盼平安归来的亲情寄语。单一说教式的乏力和家庭融入式的张力可见一般。班组文化也更折射出人性化关怀理念。
再者,班组文化的支点效应更为突出。班组作为一个支点撬动无数个成员事业有成的共同愿景。一名新成员加入一个新团队,不自觉地融入了团队拔尖精髓,喊出“我努力、我超越、我成才”的团队精神。新成员在互助中进步、在付出中共赢。班组团队中“互相鼓励、互不抛弃”协作理念成为连接新老成员间的传输纽带。“不以小护短、不以老卖老、不以纯技艺优劣论豪杰”和谐文化在班组细胞中裂变效应日趋显著。
回 楼主(huanglin) 的帖子
班组文化 多方发展 认真学习 多谢楼上两位老师,请多提宝贵意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