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rjtly 发表于 2015-7-1 12:38:12

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海油田冷湖油田管理处                        刘少杰
我处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较好地控制了安全生产指标,但仍然存在一些事故隐患,各类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冷静思考,正确认识我处目前的安全生产现状,大力推行hse管理体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现状分析
最近几年里,无论是事故次数,还是事故经济损失,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基本上已降为零,这一成绩反映了我处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提高,广大职工珍惜生命,追求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安全投入和隐患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但是,生产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三违”现象;安全责任制在个别岗位落实不到位;设备实施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安全检查仍然存在漏洞
安全检查是查事故隐患,检查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检查的结果要么是安全的,要么是不安全的,不能说隐患相对较少的,整体工作就是好的,就相当安全了。因为,只要有一个隐患酿成事故,造成的后果不是设备毁坏,就是人员伤亡,或者两者兼有。目前各级组织的安全检查,虽然种类较多,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检查者虽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也查出了存在的隐患,但被检查者对查出的问题敷衍塞责,不认真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二、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
安全教育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术水平的必要手段。职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广泛,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本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岗位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消防知识,岗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在实际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脱节。
职工在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中,片面强调专业学习,忽视了专业培训与安全培训的有效融合。未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安全教育,认为专业培训只是本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安全培训就应该有“安全”二字,从而造成了安全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脱节。其次,没有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材,也是两者脱节的客观原因。
2、安全教育培训中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脱节。
在日常安全培训中,只重视理论培训,轻实践培训的现象比较普遍。目前的安全培训绝大部分是安全知识的理论培训,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很少有现场实际操作培训,有的也只是局限在消防演练等方面。因此过多的理论培训对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起不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当属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施工队职工安全意识差,综合安全素质较低。施工队伍的作业人员大多是临时工,施工单位对这些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不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经常发生违规操作现象。
主要对策
一、抓好岗位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规范职工行为
对于现场和岗位的hse管理来说,提高职工相关素质的最直接、最容易付诸实践的做法就是岗位练兵。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是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精华,要通过反复持久的岗位练兵(不只是停留在纸上抄背几道题目的理论练兵,而是要有实际操作、演练和对设备维修保养等的实践练兵),使操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高效地采取符合规范的措施或操作,尽量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规范职工在任何状态下的行为模式。使职工在思想上,自觉地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风险辨识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体系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风险辨识和评价。采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要实行对风险的可靠控制,首先要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该行业的风险特点,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为确定的每一项风险制定切实可靠的控制措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形成覆盖全处的安全体系。而且在今后开展任何新的工作之前,都要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评价,从源头解决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
总之,建立起我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加强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通过宣传教育和实施安全责任考核制度,来约束、规范、考核职工的安全行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