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为何强调改革要“三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再次给领导干部对待改革定调。 “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改革的务实推进。 习总书记这次会议为何提出改革上要“三实”?在笔者看来,这体现了改革的本质要求,也遵循了改革的“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备受国内外关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改革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在行动上出现了偏差。更有甚者,即使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改革任务,也存在推进不力的问题。如,“环境保护”、“提速降费”等等,推进的力度不大,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落实。 这些问题已对下一步改革顺利推进形成阻力,进一步破除思想上的误区,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加快推进改革,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刻不容缓。 所以说,习总书记此次强调改革要“三实”,可谓用意深远,再次表明了中央对改革坚定不移的态度、决心和方向,并就改革理解、谋划、落实中可能给改革带来的新阻力做出警示性的明确要求。 最为瞩目的一点是把“理解、谋划、落实”与“实”紧密地结合起来,足以反映出其重要所在,无疑将影响下一步改革推进力度。事实上,类似的提法也已有过。2014年7月29日,习近平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把理解改革、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人搞得多多的,为深化改革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力量。而这次在深改组会议上提出改革要“三实”也更具指向。 从“理解改革”、“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到“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要实”,不仅体现了中央在推进改革的上,对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期冀和要求,也表明中央已发现改革当中的一些问题。而改革要“三实”的提出,恰恰说明在当下的改革与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比如,当下,一些地方对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阵风”,甚至不顾企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硬要‘混’,尚且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指标,某年要到多少比例、多少家等等。这些现象暴露出一些地方没能把握中央有关国企国资改革的真实意图,对国企改革一些基本问题理解上存在偏差。 改革要“三实”,是一个辩证的统一整体,“理解改革要实”是根本,“谋划改革要实”是核心,“落实改革要实”是关键。进一步说,“理解改革要实”是前提基础,“谋划改革要实”是手段和方式,是为了达到“落实改革要实”这个成果。因此,改革要“三实”,乃是推进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