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5-7-7 16:30:33

古代和现代对案件审理的差异(6)

古代和现代对案件审理的差异(6)
大赦和特赦

   梁宽杀妻,知州为了获取他的口供,不惜违背法律,与犯人作交易,最终梁宽被轻判,原本应该判死刑,只判了“绞监候”(死缓)。梁宽运气出奇的好,恰逢朝廷大赦天下,梁宽被无罪释放。
   中国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如改朝换代、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或者遭遇大天灾情况下,常颁布赦令。一般在新皇帝登基或者皇宫有重大喜庆时,通常会赦免一批罪犯,这种行为叫大赦天下。同治皇帝驾崩,光绪皇帝继位,自然要大赦天下,梁宽属于大赦之列,被无罪释放。
    大赦天下,不是所有的犯人都属于大赦之列,也不是所有被赦之人都要释放;有可能释放,也有可能只是减轻处罚。为了显示黄恩浩荡,皇帝登基大赦天下司空见惯。
    以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大赦天下为例。关于大赦实行的时限和范围说“应正月五日昧爽以前,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结正、未结正、已发觉、未发觉、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时限是正月初五,天刚刚亮的时候。赦免对象是“已结正”指已经审结完毕、定案判刑的;“未结正”指已经被抓起来,正在狱中关着,尚未审理完毕者。“已发觉、未发觉”指已经犯了罪,被发现了,但犯人在逃,未能归案。赦免程度是“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这一条最重要,这也就是无论罪大小,包括那些平常赦免所不能原谅的罪行,这次一律赦免。换句话说,此时牢门大开把所有在押犯统统释放,使得囹圄一空。当时监狱关的主要是“未结正”的犯人。此诏书一下,他们就可回家了。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成语:十恶不赦。十恶不赦包括10种罪,主要是谋反、叛逆、危害皇权等罪行,这10种罪不在赦免之列。
   相对于大赦,特赦的范围要小得多。特赦主要是针对某个人或某群人。十恶不赦也有特例,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江108将。宋江率众造反,属于十恶不赦大罪。朝廷想招安宋江等人,自然首先要赦免他们的罪行。这应该属于特赦的范畴。
   新中国成立后,到目前为止,从未颁布大赦令。特赦令曾经颁布过,最著名的特赦就是对战犯的特赦。末代皇帝溥仪就是首批特赦的战犯。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5-7-8 08:44:46

 特赦与大赦相比,针对的人是特定的,而大赦,如楼主所言,等于是否定了之前判处的内容,在一个政权稳定、政党固定的时期,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
 事实上,新中国也的确没有出现过大赦——这才是正常的。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5-7-8 08:45:27

问好自然老师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5-7-8 09:05:50

回 1楼(沩水云飞) 的帖子

大赦出于政治的需要,大赦本身是对法律的不尊重。特赦往往也是出于真正目的,只是范围小,有针对性。

煤缘 发表于 2015-7-30 15:23:45

自然老师辛苦了!

煤缘 发表于 2015-7-30 15:23:53

向自然老师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和现代对案件审理的差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