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源任伟 发表于 2009-8-10 18:01:34

“我写作 我成长”——当好采煤一线的“土记者”

“我写作 我成长”——当好采煤一线的“土记者”
                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赵坡煤矿    任伟

   2003年底, 23岁的我结束了瓢泊在外的打工生涯,通过合同聘用的形式来到家乡的知名企业-----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赵坡煤矿工作,由于合同招聘的是井下一线作业人员,我被安排在了采煤三工区,做了一名光荣的攉煤工。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两头不见太阳,狭小的工作面,伴着飞起的煤末,每天坐两遍的罐笼……,一成不变的采煤工生活,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煤矿工人的艰辛;采煤工人豪爽的性格以及那些拌着荤味甚至是有些粗野的话语,又使我感受到了煤矿工人的纯朴和厚道。
   尽管矿上的文艺活动不断,职工俱乐部也是沸沸扬扬,但矿工的业余生活还是让我感到有些单调。一种孤独和无所事事的感觉还会常常涌来,这时候,矿图书室和阅览室成了我最好的去处。阅读文章成了我最大的乐趣,我喜欢看小说、看评论、看诗歌、看新闻......但真正促使我开始动笔写东西却不是那个时候。我没想到别人一句无意识的问话竟使我爱上了写新闻。一次,我来到工区准备参加班前点名,这时工区长手捧一张我们公司办的《山东丰源报》兴致勃勃地走到我跟前说道:“任伟,你看咱工区的小魏又在公司报上发表文章了,是写咱工区机电班节约材料消耗的事儿,你看看人家,只有初中文凭,就能写出这么好的稿子,你还高中毕业哪,整天价下了班在宿舍里就没有什么事儿,你就不能多向人家学习学习?”,区长的一番话让我心里一震:“对呀!这几年公司愈加重视宣传工作,而矿上在安全文化建设上也投入很大,相继出台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还有班组里发生的一些新鲜事儿,报道的很少,我怎么就不能写呢?”想到这,我接过区长的那张《山东丰源报》,细细的读了小魏的那篇文章,下定决心:是啊,小魏能做到的我怎么没有去做呢?我可以做得更好啊!

    可初写稿件的那种诚恐诚谎的心情并没有让我尝到甜头。首先,时间对我来说,就不是一件易事,以前在工作之后还感觉时间那么多,可现在每天上井之后时间对我来说,却常常感觉不够用,等洗了澡、吃了饭、静下心来沉思,打腹稿、写手稿、还要留够一定的休息时间,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上早班,那样我可以睡醒觉后再写,夜晚宿舍里也会比较静。再一个对我来说的困难就是稿源,刚一开始,我找新闻点找不到,常常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身边发生着一些事儿,或听说了一些事儿,我总认为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价值。我就看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然后开始写工区里出台的一些政策、工区里的任务完成情况。我首先开始尝试着向公司的《山东丰源》报投稿,别人有时每周投一篇就能上报,而我往往每周投五篇、投八篇,但就这样也不能见稿件上报,我可真有点泄气了。公司报的编辑部主任岳德勇老师了解到了我的情况,找到我专门给我讲了一些有关写稿的注意事项,要求我细心留意身边一些鲜知的人和事,多观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万事开头难,只要肯下功夫、肯付出、肯钻研这一行,就一定能成功。岳编辑还送给我一本书《新闻写作》。这给我的写作注入了力量。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的稿件也经常在公司报上出现了。爱读报的工友们都说我的稿件写的都是发生在矿工身边的人和事,有些还关系到职工的现场操作,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安全,所以喜欢读!如今,我们工区、甚至是其他工区哪位工友发现了新鲜事都爱找我说叨说叨,让我给报道出去。时间久了,身边的工友都笑称我“任记者”。如今往外部媒体投稿多采用电子版的形式,这样不仅投稿速度快,也方便编辑们对稿件进行斧正。由于最初没有电脑,每天下班后我就只能到矿门口的网吧里去“泡”。这也就成了我每天下井之外所要进行的“第二项工作”,“网吧”无疑也成了我的“第二工作岗位”。
    由于所在矿井远离市区,单位门口的那间网吧很小,只有十几台电脑,下班后去上网的人挤得满满的,为了能上网,我几乎每次都要站在别人身边等机子,但这样却浪费了不少时间。为了避开上网人员高峰时段,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下班后在采写完稿件的基础上比原先提前几个小时休息,到次日凌晨三点钟再起床去网吧,这样既保证了睡眠质量也能顺利上网。网吧里的空气不好,烟味呛人,最要命的是吵闹,让我无法静下心思考,夏天,网吧里闷热,坐在那里常被蚊虫叮咬;冬天,网吧里很冷,冻得我直坐不住,但这些都丝毫未能打消我投稿的热情。
后来,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写作环境,2007年,矿领导专门给我腾出了一间单身宿舍,并把我从一名攉煤工调到井下泵站,做了一名液压泵站司机,确保我有更充分的精力投入到新闻写作之中。后来,我用自己几年来积攒的稿费自费购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并安装了宽带,终于有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也因此成了所在矿井第一个纯粹为写稿而买电脑上宽带的一线农合工。熟识我的工友都说我这下写稿可“牛”了,再也不用到网吧排队了。此外,我还自费订阅了《工人日报》、《中国职工科技报》、《中国安全生产》及《中国煤炭报》等十余种安全类报刊杂志,成为整个公司唯一一名为写稿而自费订阅报刊杂志的通讯报道员。
   目前,我已连续四年被所在矿井评为“优秀通讯报道员”。07年和08年我还两次被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授予“优秀宣传信息员”的称号。08年,我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新闻稿件190余篇。今年上半年,我又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新闻稿件201篇。
    我是一名一线职工,这辈子我可能做不成什么大事,但我可以用手中的笔去写我身边的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觉得这样很值,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快乐的!我非常愿意做一名匍匐在采煤一线的“土记者”。

邢承木 发表于 2009-8-10 19:57:23

任老师,在山东工人报上常见你的稿子。继续努力。

银长民 发表于 2009-8-10 20:56:32

不错,继续努力。

阿哲 发表于 2009-8-10 21:50:07

我要多向您学习!

胜利顾永强 发表于 2009-8-11 13:52:12

任老师,你真的不容易,不简单,祝你成功!!

cw101 发表于 2009-8-11 15:44:25

甘苦自知,成果共享!感谢并祝贺!

孙建文 发表于 2009-8-11 16:04:44

一线虽然艰苦,但也是成长与磨砺的舞台,从您的身上,看到的是不屈于命运的安排,主动挑战自我的勇气,看到的是您闪光的成长成才的足迹,向您学习!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09-8-11 16:25:43

痛并快乐着。艰苦的环境成就了一名优秀的采煤一线“土记者”。向您学习!

youql 发表于 2009-8-11 21:25:22

很勤奋,很用功,值得学习,值得敬佩

孙萌 发表于 2012-3-31 11:35:51

每个人的收获都是需要付出的,坚持不懈是通往收获的桥梁。你很棒!继续!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写作 我成长”——当好采煤一线的“土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