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新全员创效】北宿矿通巷工区“三轮驱动”走好创效发展路
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北宿矿通巷工区以技术为引挚,围绕“节约、降耗、提效”中心,不断探索创新,优化系统资源,立足本职抓好人才引领,为矿井创新创效开足马力。
小改小革淘真金
通巷工区作为井下供风、瓦斯检查的重要单位,发挥着维系矿井正常运转的重要作用。他们结合班组技术优势,把班组创新定位在“小改小革”上,不厌其小,不畏其繁,出实招、见实效,大小分开、长短分开,发动班组进行“科技攻关”、提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小发明创造等“小创新、小改革”上,从中淘取真金。
他们针对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因充电过量或不及时导致待机时间短的实际,将废旧自救器架回收后进行技术改造,自制定时充电装置,实现充电完毕自动报警,方便管理人员更换,延长了瓦斯检测仪的使用寿命。仅此一项,可节约材料费5万余元。这个区还承担着新型小光学瓦斯鉴定器的测试、使用和故障维修。新型小光学瓦斯鉴定器因携带方便受到很多瓦检员的青睐,北宿矿通巷工区作为兖矿集团唯一一家新型瓦斯鉴定器投放使用的单位,在初期使用过程中,他们将瓦斯检测仪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归类、整理,编印成维修小册子,分发到每名维修人员手中,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新型光学瓦斯鉴定器已经在集团公司各大矿井进行推广使用,通巷工区也成为各矿井瓦斯鉴定器互通交流的重要门户。
系统优化见效益
通巷工区从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和防尘系统着手,不断调整通风系统路线,降低风量消耗,达到节支降耗的目的。
他们不断调整矿十六采区、十八采区通风系统,根据工作面掘进头的增减,把回风路线进行缩短,对巷道不完整的进行清理,确保通风系统畅通无阻,减小风速阻力,并适时对风机转速进行调整,降低了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功率,年可节约电费达十多万元。同时,他们对井下自动喷雾装置进行优化完善。针对井下喷雾装置使用寿命短,喷头易损,维修费用比较大的实际,通过对喷雾装置进行“解剖”,发现造成喷头易损的主要原因是过滤网过滤效果不好,导致喷头受堵,影响使用寿命。这个区的技术小组经过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从网上自行购买200目的细过滤网,经过优化后,喷头不仅不会堵,而且降低了成本,延长了喷雾装置的使用寿命。经计算,更换一个200目过滤网仅需150元,比过去更换一个喷头400元,一年约节约材料费7万余元。
人才培养搭平台
通巷工区立足技师创新工作室,把人才培养作为走出去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强化对年轻职工的思想、业务技术、工作能力的培养,多方面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促使他们逐步成长为适合矿井安全生产的技术人才。通过视频资料、幻灯片、瓦斯气体模拟操作、导师现场点评,使学员短时间内学会瓦检仪的使用,形成了“瓦斯检查员1小时培训法”。路庆彬技师工作室成员联合安监处成功举办了瓦斯检查工技术比武,使每位选手在竞赛中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培养了通风专业技术工人23名,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变化是唯一不变的道理,累积是质跃的前提。只有不断的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才能赢得先机。通巷工区立足岗位找准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重视和推广“小”成果,责任共担,万众一心,为矿井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高雷 徐忠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