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银发股民带饭占领交易大厅 老年人炒股要悠着点
许多老人盯着电脑屏幕看股票行情。
“股票‘绿油油’的,我看着就闹心,你那里什么情况?”近段时间,股市行情火暴,记者走访了多家券商交易大厅看到,我市股民队伍中,有这样一支“特种部队”:他们满头银发,活跃在交易大厅里,把炒股当作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的老人甚至已“站岗”10多年。然而,股市风云变幻,一涨一跌都在瞬息之间,行情的大起大落会对股民心理造成强烈冲击。业内人士担心,随着眼下股市进入中期调整期,银发股民的身心健康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者走访:交易大厅成为部分银发族的“根据地”
“开门了!”7月1日8:30,70岁的林依姆拎着手提袋,走进位于鼓楼区五四路的某证券营业部交易大厅。此时距离9:30 开市还有一个小时,但大厅的休息区里,已有数十名老年人。在交易区挑了个居中的座位,林依姆从手提袋拿出一盒牛奶,外加两个肉包,这是她今天的早点:“我早上坐公交车过来的,每天都来不及吃饭,都是来这吃。”这样的生活节奏,林依姆已坚持了20年。
林依姆的身旁,总聚集着三三两两的老股民,上午的大盘略有起伏,依姆满不在乎,与隔壁座位的股友扯起了家常。“我们经得起折腾,炒股一定要平常心对待。自从炒了股,国家形势,政策经济我都十分关注,现在成了百事通。”临近中饭时间,她打开饭盒,捧着一碗素面条吃了起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券商交易大厅发现,大部分“银发股民”都自带午饭,来证券公司看盘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退休后闲下来了,孩子们也不需要我操心。炒股不管赚多赚少,至少每天心里有个盼头。”老人们都觉得,比起一个人在家里炒股,他们更喜欢每天到证券交易所,既没有那么孤单,又可以交流股市。与其说这里是银发股民的操作地,不如说这里是另一个“老人社区”。
下午1时开盘,营业厅又坐满老人,他们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上满是曲折的K线图和各种股市交易指数,红色、绿色的数字不停地在跳跃。据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炒股软件的普及,年轻人基本在券商营业厅绝迹,券商也不断裁减实体营业厅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多老年股民转移到这个营业厅。“老人们每天都早早地等在营业厅门口,一呆就是一天。”老人心声:既有成就感,又要承受“股市地震”压力
“我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看财经频道的新闻,一直看到晚上。说老实话,赚钱的时候很有成就感。很多老人炒股,我觉得就图这个,这种成就感在退休后就难找了。”今年73岁的林依伯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悉心记录的买卖数量和交易金额的炒股笔记,厚厚的一叠A4复印纸上写满了林依伯手写的各种股市资讯。据交易所的经理陈女士介绍,老人炒股都会很认真地“做功课”,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咨询证券交易顾问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年初非常看好今年股市的林依伯,把15万元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想要借助股市,赚一点养老钱。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过去的一周他赔了不少,今年赚的全吐回去了。“我炒股20年,从来没有亏这么多,短短一个礼拜,只剩下九千多块。每天都在跌,高血压都上来了!”说起近期炒股的情况,依伯的情绪渐渐开始激动。他指了指身后一位穿着白色衬衫、头发花白的老人,说:“前几天跌得太厉害了,他就直接晕倒在这里了!”记者从一名股民那了解到,前段时间股市接连震荡,这让不少股民措手不及,和白衣老人一样当场头晕目眩的也不在少数,不少老股民都不建议年纪大的人现在才入门。
“我们身上都常备药丸,何况是刚入门的‘老菜鸟’。”
专家建议:老人要保持平常心以稳健理财为主
“老年人炒股队伍日趋庞大,他们多半是退休人员。”一位理财经理介绍,老年人反应能力、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因此建议他们做一些稳健投资。“最好以稳定收益为主,不要尝试像权证、创业板那样需要短时间做非常快判断的高风险投资品种。”
记者走访发现,老人热衷炒股但是不会“先进”的炒股方式,不少老人表示,他们喜欢呆在证券市场的交易大厅,现场观察并和其他股民交流,这样他们才比较放心。但随着气温升高,老人长期在交易大厅内容易引发疾病。股市行情瞬息万变,股民经常处于紧急应变的氛围之中,因此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不安、郁郁寡欢等不良心理,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会直接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在交易大厅内,常听到有老年人炒股,因为经历股市大幅波动,造成高血压、心脏病发的消息,理财经理建议,老年人入市要谨慎,炒股还得平常心。“如果确实想入股市,也要注意控制比例,最好学习点股市知识;另外,老年人也可以购买基金以替代股票,基金产品在牛市中表现同样抢眼。”
来源:福州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