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3:55

生活,从沟壑中走

生活,从沟壑中走  
透过发屋的玻璃门,看见丈夫又给我送饭来了 。一九九八年,当丈夫还是男朋友的时候,我去给开理发店的表妹看店,通过苦心的琢磨和锻炼,也掌握了这门技艺。    
我是个地道的“山里红”,生在一个和山西省接壤的山沟沟里。 一九九八年,我二十九岁初为人妇。娘家的境况自不待言,新成立的家庭,说徒有四壁还嫌夸张:仅有的两座土房分给了老大和四弟,我们除了得到一千一百元钱以外,就是几件破烂家什。我和丈夫一直住在他们厂里的一间几平方米的蜗居里。室内只容得下一床一桌,炉子放在走廊里做饭。一九九九年,我的大孩子昆宇出生之前,一向性情淡泊的丈夫说,你生产后来了客人,没地方住不行啊,该寻个“窝巢”了。就这样,在只有几千元存款的情况下,我们呼亲告友,东挪西借,在环球集团买了一套一百三十平方的大房子。当年的最后一天,我的宝宝哇哇坠地了。这与其说是双喜临门,不如说是雪上加霜:我自幼就营养不良,加上怀孕期间,经济特别紧张,未能得到充足的营养,故而,母子俩的身体严重受损。紧接着,村里通知大家,已经划拨宅基地的家庭,要把房子盖好,到城中村改造时可享受分房待遇。于是,二零零八年,我们又去借贷,然后卖掉了环球的房子,拆东墙补西墙,在自己的“根据地”上筑起了一座楼房。   
而我受父母的熏陶,认为儿媳务必在公婆面前恪尽孝道。婆婆心地善良,言语直率,性格刚强,同我却有着不解的母女情缘。有一阵子,老人家两手发颤,我怕做饭烫着她,就常带着孩子回家,为她穿衣、梳头,做好了饭端到桌前给她吃。感动得老人家直夸我这儿媳比闺女强,邻人们也说这老太婆不知积了什么德,修来了这么好的福气。公公因脑出血引发癫痫和痴呆症,整天到处乱跑,兄弟姐妹轮流护理。轮到我们,一般是我在店里做事、照顾孩子,丈夫回去。他上班了,我就停掉生意,请人照顾老大,带着老二去“顶岗作业”。有一次,公公疯疯癫癫的,控制不住。婆婆打电话给我,我说,丈夫在不家,昆宇又发高烧正在输液,可婆婆在电话那头语气慌乱。没办法,我只好拔掉针头,带着孩子,歪歪斜斜地回到了家里。母亲说我们这是在刀尖上生活,我却觉得自己仿佛正身处于家乡的深山沟里。  
山沟里长大的女人,从小就学会了坚强。虽然这样的日子紧张、艰苦,我却心甘情愿地去奋斗。为老人,为孩子,为这废墟上建起的家。理发非常累人,常常是清早打开门,一直忙到深夜。过度的劳累,使我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晚上要枕着酒瓶子睡觉。内分泌失调也引发出一身疾病。好在丈夫为人老实本分,上班在厂里干活挣钱,回到家里还勤快地帮着干家务、照顾两个孩子。
辛勤的劳动,终于催开了经冬的马兰。如今,我们已风风光光地送走了二老。两个孩子,一个即将读完初中,一个课余学习古筝和戏剧,并在梨园频道举办的全国戏迷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除了家里的房子外,又就近购置了一套三居室。  
生活,正一步步从沟壑里走出!             (王建国)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4:31

随心之笔

随心之笔水之变“真不明白这些人,一拨一拨的来,这水有啥看头!”旁边的老大爷说这句话的时候,路漫就站在这一拨人中看水。
水,是牛王滩的水。牛王滩的水,因河口水库开闸放水,水位高涨。
水淹的桥头,这岸围了一群人,那岸站了一拨人。
这些人,看水,也下水,入水的人第一表情是龇牙咧嘴,然后说水好凉,再站片刻,一边说着疼的不行,一边跳上来。路漫在水浅的地方,用手撩拨水花,水要比一般的自来水凉些,但却没有入骨凉的感觉。呵呵,到底是手见过的世面多些,适应能力强,而脚大多时间都在鞋子的包裹下,所以才能感觉到冷。
一拨又一拨的人来看什么?人们要看的是不一样的水,是变化了的水。环境抑或是人,总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有些改变迫不得已,却也在变数中悄悄改变初心。
以往,牛王滩的水宛若小家碧玉的姑娘,恬静、美丽、善良。
如今,牛王滩的水就像妖化后的花千骨,翻腾、汹涌、冷面。
高涨的水,淹过桥,漫过树,遮了石头,掩了河滩,翻滚着,涌动着,不断的向前,就像一个匆匆的行者,想要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风景,却还是急切的追逐着一些东西,仿佛身不由己,却又不由自主。
路漫想起微信里经典的一段话: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地就成了盗版。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4:39

花之美
“咱家菜地南边有一片花开了,紫色的!”朋友的母亲择着菜头也没抬的一句话,让我们兴奋起来。
女孩子对花总是没有抵抗力。
紫色的花是以前不曾见过的,也不知道名字,听朋友的母亲说,好像是一种药材。
紫色,氤氲的是一种浪漫的格调。有白色的蝴蝶在紫色花丛中飞起飞落,风带着花朵摇摆出曼妙的舞姿。路漫抬头看看远处的白云,俯身摸摸身旁的花朵,顿时觉得心怀美好,宁静,安详。
路漫喜欢花,草丛里的野花,苗圃里的栽花,花店里的鲜花,路漫都喜欢,每次看着绽开的花朵,路漫都会心情大好。路漫曾经想开一个花店,每天在花丛中穿梭,忙碌的时候剪枝,修叶,插花,闲暇的时候喝茶、看书。
路漫想起微信里大家转载的杨丽萍的家,有花,有鸟,有流水,恬静,养眼,仿佛世外桃源,引来无数人的艳羡与惊叹。
其实,路漫知道这样的场景想想便好,真要到生活里,总会和想象的不一样。路漫的朋友曾经学过插花,朋友开了一家小店,开业的时候,开业花篮是朋友亲自插的,剪枝,修叶,插花,手上磨出了泡,指上划拉了痕。
水之美在于奔流不息,花之美在于芬芳不藏,人之美在于奋斗不止。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种生活不劳累,不拼搏,你要青春干什么?(蓝雪琪)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5:14

小浪底拾忆

小浪底拾忆 又是一年黄河小浪底泄洪排沙时。近几日,微信和QQ里朋友们相约观瀑,或到黄河边上拾鱼。总之,都是想趁黄河泄洪排沙时亲临现场观景游玩。
那日多云,适逢休班,带上老婆孩子约了朋友,便前往黄河小浪底游玩。都说游玩的风景都在路上,我们索性拉长了前往景区的行程。绕行王屋山,途经石匣、侍郎腰,再到桐树岭,原本三十公里的路程被我们又拉长了四十公里。青山绿树弯道,凉风碧水飞鸟。山间少有车辆,欢快的音乐随车飘荡,静谧的山间留下孩子们的嬉闹声,再有,便是惊起的鸟儿。临近桐树岭,南来清凉的夏风中飘来丝丝缕缕的鱼腥味儿,孩子们激动地探出车窗外、伸出手臂极力指着时隐时现的黄河坝前水域高兴地大喊:“黄河!黄河!”而此时的大人们也不约束,任由孩子们放纵、宣泄感情,好好地“疯”一回。现在的大人和小孩是幸福的,动不动就开车去旅游,我们小时候的暑假就是作业之余打打猪草、放放牛,充其量也是百般央求之后,父母才允许和同伴一起爬个山而已。现在条件好了,有机会陪父母孩子看看远处好风景的时候,父母却没了。所幸的是我们还没错过,努力赶上了自己幸福的末班车。人到中年,依旧风光无限。
不巧,小浪底今天没有泄洪排沙,但并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兴致。驱车绕行黄河小浪底大坝枢纽工程时,我们仍然浏览了她美丽壮观的风景,通过微信图片,依然能想象到飞瀑的壮观景象。坝后广阔的水域是波涛汹涌、清澈见底的黄河水。同行的游客慨叹道:“从此汛期浑浊的黄河水将不复存在,有了小浪底黄河就变成了一条不能恣意妄为的河了。”黄河小浪底大坝建成之后不仅控制了水流,利用水动力发电,还改善了沿线济源人民的生产生活。近些年,坝前水域平稳促生了渔业和旅游业,使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民一改往日的生活方式,贫瘠的沿线山区成了水产丰富,旅游兴旺的富庶之地。
经不住孩子们喋喋不休的吵闹,我被迫打断思绪放弃欣赏,驱车来到下游浅滩,一个叫马洞和马住两村相邻界的水域去拾鱼。车还未到,远远望见宽阔的浅滩上早已布满了红男绿女,赤背挽裤的大人背着兴致高涨的小孩,牵着爱妻,举家涉足浅滩淤泥中拾鱼。经过几天游人的反复拾捡,脚印都能把浅滩翻上几遍了,哪还会有鱼?当地的人说:河水刚退的时候或许能见到一些,但大多数鱼都是专业人员开船捕捞的,这河底都翻了几遍了,有鱼也被踩成泥了,哪还会有鱼?玩客说了句既经典又实在的话:“我们是拾‘娱’,而不是鱼。”怕大家不明白,还特意摆了个姿势给老乡看。
尽享渔者之乐,尽管我们捕的是“娱”,而不是真正的“鱼”。满载而归的拾鱼者都掂了一大兜贝壳,贝壳里装满了幸福,全家人都在开心地笑。我们的的确确拾到了“娱”,(李牛群)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5:39

心里话

心里话 爸爸,此时此刻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您知道吗?女儿想借着今天的笔写出我多年压在心中的话语。爸爸,您太累了,您应该把您心中的累跟女儿倾诉,因为女儿已经长大了。
那时一个让我今生难忘的日子,2015年3月24日,随着“哇、哇”的哭声,我那十月怀胎的女儿来到了我的生活中,也就在那一刻,我成为了一位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知道孩子永远是父母的牵挂。
在我怀孕的那一年,身上长了一个小疙瘩,由于在孕期不能进行治疗,所以只能等到孩子出生后才能进行切除手术,小小的手术定在了下午,而您却早上就早早的来到医院一直陪伴我,虽然看到您脸上满满的都是对我安慰的笑容,可是我知道您心里担心,当我要走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我流泪了,因为我怕。。。而我们谁也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都是在互相担心。
时隔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和妈妈在闲聊的时候,妈妈给我说出了您心里的脆弱,“女儿,你知道?在你准备手术的前天晚上,你爸躺在床上呜呜大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可他害怕女儿受疼,害怕受苦、害怕有什么意外!当我听到这些时,我转身离开了,因为我流泪了,我不想让他们看到我伤心的一面。
我是一个外刚内柔的人,在厂里别人都说我坚强,还有说我像个女汉子,其实并非如此,现在每当看到父母的电话时,我的心总是紧绷着,我怕那头传来的是忧不是喜。
爸 ,我长大了,我成家了,但我们的心会永远在一起的,您要把您的担心让我来替你分担,从小到大我知道您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可我不想什么都让您去承担。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党燕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6:19

掌声响起来

掌声响起来记锌业机关广场舞成功的背后 黄婉雪
7月1日晚八点,“正能量,聚豫光”豫光集团2015年庆祝建党94周年职工文艺晚会在集团办公楼前正式举行。锌业机关代表队的广场舞《中国喜事》,一曲下来,台下掌声雷动,这个节目从歌曲选编、舞蹈编排到服装设计、舞台美工,630
都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专业演员,上台之前都要反复排练,更何况我们这些一点舞蹈基础都没有的普通人,而且还是全日制的工人,在肩负着每天的生产劳动同时,获得这样成功的背后,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比别人更多的汗水。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6:38

“狠心”主任,每天至少4小时
锌业机关代表队的广场舞《中国喜事》的排练时间紧迫,从音乐到编舞再到服装的确定仅仅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为观众提供更震撼的视觉享受,机关代表队领队张正平主任,要求参赛队员放弃休息时间,每天排练至少4个小时!此言一出,人群中一阵议论,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狠心”。星期天、端午节加班那是少不了的,大中午、下班后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就连6.28日,这个全市小学生期末考试的日子,对于一个家长,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重要的日子,队员里的刘卫琴、孔莎、姚趁英等六位母亲,都没有一个请假!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6:52

咬牙坚持,只为台上五分钟
比赛一天天临近,我们的排练也更加紧锣密鼓。五分钟的舞蹈,没有一个动作是重复的,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演示、纠正,大家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体会,30多度的高温下,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大家全然不顾,只为做到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展现出最精彩的一面,虽然大家的动作跟专业舞蹈演员比起来,难免略显青涩,但是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却让专业的教练,竖起了大拇指!生产部刘佩佩,是整支队伍的领头羊,排练期间感冒了,发烧高达38度,但她仍然坚持带病排练;舞蹈动作幅度较大,每一次蹲下再起来,都是对膝盖的一次考验,生产部李国林,由于经常奔波在生产一线需要爬高上低,膝关节劳损,平时都会隐隐作痛,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中,硬是咬牙坚持,没有请过一天假;财务部姐姐王培华,个子虽然不高,人也清清瘦瘦的,但却是队伍里最卖力的一个,整个脚踝都跳肿了,每天抹着红花油坚持上场,还有化验室李秉彦脚磨破了、财务姐姐刘卫琴胳膊肿了起来……姑且不说其他的,单就这种认真和坚持,我们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8:14

 临阵换乐,压力的背后是动力
第一次联排,和另外两支队伍相比,大家都觉得很不理想,有人建议更换歌曲,然而这时距离正式演出剩下10天时间了!重新换歌意味着重新编舞,之前所有的轮廓全部都要改,这意味着以前的努力付之东流!改,时间紧迫;不改,希望渺茫,领队张主任背负着内外的双重压力,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改!巨大压力的背后,是澎湃的动力,更是对我们所有队员的鞭笞和信任。选歌曲、编排歌曲、勾画表演轮廓、设计编排舞蹈、排练、走场,一切环节又从头开始,紧张有序;音响、灯光、道具、服装各种因素迅速到位,只待东风;中午、下午、一天、两天、三天……随着日历一张张撕下,整个舞蹈又从设计走向定形,从纸上方案走向队员肢体,从台下的排练走向了舞台的精彩!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7-22 18:08:19

掌声响起,人群满脸是依依
在各支代表队的共同努力下,晚会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锌业机关代表队的广场舞也获得了满堂彩。汗水没有白流,付出得到了回报,坚持迎来了掌声!
那一刻,我们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那一刻,我们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这支队伍的热爱,和对比赛结束后队伍解散的依依不舍。
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舞台下、人群中,那个“狠心”的主任,看到了灯火阑珊中,他那一脸的欣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从沟壑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