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不哭,人间有爱
今年32岁的黄建萍,是郑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她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却在每一个昼夜晨昏守护重症患儿生命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责任与爱心、热情和行动赢得了院领导、同事及患儿家长的赞许。正当美好的职业画卷向她展开时,一场不期而遇的胃癌把她绊倒在梦想之前。“‘天使’不哭,人间有爱”。当领导和同事们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全院职工、家属,以及朋友、同学,还有曾经就诊的患儿家长,甚至不认识的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撑起了黄建萍生的希望,用爱铸就坚实的后盾。
重症监护室里为患儿架起生命的桥梁
2007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的黄建萍,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护理本科生,许多医院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因为从小喜爱孩子,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郑州市儿童医院。“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用无私的奉献为患儿架起生命的桥梁。”从开始上班的第一天起,黄建萍就立下了对事业的追求航向。
2009年春天,手足口病悄然袭来,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儿童杀手,具有特殊的发病机理。为救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郑州市儿童医院成立了重症监护室,当时参加工作只有1年多的黄建萍,由于平时工作出色,便被派往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圣洁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禁地”,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尽快做好这份工作,黄建萍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在钻研业务上,很快,她成了科室中的佼佼者、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骨干、护理责任组长。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黄建萍知道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涵养,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2011年,她参加在职护理研究生的学习,利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2012年,她主动要求到北京儿童医院学习,进修期间,获得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她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渴求及不断进取的精神渗透在重症监护室的每个角落。
“天使”患胃癌,瞒病继续工作
正当黄建萍的护理事业蒸蒸日上时,不幸接二连三降临。今年5月底,母亲结肠癌晚期离她而去,父亲因经受不住打击,精神失常。而最让黄建萍感觉如当头一棒的是,6月中旬,她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她早就知道腹部有瘤子,还以为只是子宫肌瘤,没太当回事,还是在同学的坚持要求下才做了检查,谁知是胃癌,已经转移到子宫、淋巴。”丈夫王辉提起黄建萍的病情很是伤心。
黄建萍知道,平日工作忙碌她常常忽略自身健康,但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初闻患癌噩耗,她内心无法接受,说:“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母亲,病房里的孩子需要我,2岁多的儿子需要我,我不能倒下。”
整理好心情,黄建萍选择了隐瞒病情,继续工作。
然而,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她的气色很快“出卖”了她。科室主任宋春兰发现了她的“不正常”。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看着黄建萍一步步成长的宋春兰,顿感心中刺痛。她知道,黄建萍母亲癌症治疗花去大笔积蓄,爱人是自由职业者,来郑8年,这个小家庭还在外租房住。她紧急号召科室捐款1万多元,送到黄建萍手中,解燃眉之急。
医院两天半为“天使”会聚22万余元爱心款
“不能看着医院的职工遭受这样的不幸,我们要与她一起渡过难关。”7月13日,当宋春兰将黄建萍的情况汇报给院长周崇臣后,当日,在院周会上,周院长号召全院职工为黄建萍捐款。
“自己的姐妹,一定要捐钱。”困难职工胡长梅说。
“我的孩子曾在东三街院区重症监护室住过,请帮我捐100元。”带孩子来医院复查的许昌吕女士,得知黄建萍的消息后委托孩子的康复师捐款。
“我院ICU护士黄建萍,出身农村,家庭贫困,母亲患癌离世,家中幼子2岁……爱心不分早晚,不分多少,我们医院全院职工为她捐款,也希望您能献出一点点爱心,帮助帮助我们一线工作的姐妹……”同事李艳贞在朋友圈发了这条微信,打动了很多人,同事也都纷纷转发。
从科室传达到捐款汇总,两天半的时间,医院三个院区发起了捐款高潮。大家趁着调班、歇班,或者托人把爱心捐款捎往工会办公室,还有医护人员自发走进病房捐款、探望黄建萍。就连医院里的门卫、食堂职工,医护人员的家属、朋友,听说黄建萍的情况后也都慷慨解囊。
“建萍,你要树立信心,好好治疗,有医院给你做后盾。”7月16日,郑州市儿童医院领导班子和各个科室代表,带着大家捐助的22.7万元爱心款,带着鲜花和全院职工的祝福,来到省肿瘤医院探望、慰问黄建萍。
“谢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病好了,我还要回医院工作。”面对大家的关心和帮助,黄建萍对自己的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是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带给她的力量,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共同为她撑起的生命希望。
“建萍加油!”昨天,记者致电医院得知,黄建萍的情况仍在医院、医疗圈内发酵,捐款仍在继续,爱心仍在路上。(葛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