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qwtl 发表于 2009-8-19 14:25:28

(跟帖 954期 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班组篇2) 老班长见证:60年沧桑巨变,班组安全谱

                      老班长见证:60年沧桑巨变,班组安全谱新篇(修改稿)      
张旭 王小天            
                           郭同年今年65岁,是安徽省灵璧县供电公司高压安装一班的老班长了,由于身体素质好,实际操作经验丰富,退休后被返聘,仍然战斗在生产一线。8月19日,笔者在高压一班就“结合建国60年回顾企业变化”采访了他。“国家经过60年的发展,供电企业的变化更是明显,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第一抓手,光从生产的安全防护变化就能证明!”说起供电企业的变化,老班长兴奋不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压班线路巡视,为确定线路故障点,班组员工必须登杆检查,登杆作业危险大,稍不留神就可能滑脱,一次故障点检查得大半天时间,员工在高空作业的时间越长,危险就越大。现在配备了高倍电子望远镜及遥控、遥测仪器,无需登高,线路故障就一目了然。高空设备需要维护,班组配备了高空作业车,轻踩油门,员工就稳稳当当被送上维护点,在高空平台检修设备,真是“如履平地”。远距离试验,命令下达过去靠员工站岗传话,距离过远,必须安排多人站岗,人多误传导致试验失败,发生安全事故也十分常见。现在班组配备对讲机,笔记本电脑,设备分析仪,站岗传话已成历史,不仅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成功率,安全事故也大为减少。过去施工作业,班组全员参与,每人都在作业线上,各有生产任务,安全防护好像是额外的事情,员工安全全靠自保,现在生产程序严谨缜密,生产之前先说安全,安全防护做不好,根本不准开工生产。安全措施细而又细,生产的每一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有人“暗中”盯着你,时刻提醒你千万不能犯迷糊。安全责任人,安全监护人职责明确,为班组员工的安全层层设防。

                      郭同年说:“电力设备检修使用高科技多了,生产越来越安全,但是不能放弃检修班组‘修一样精一样’的老传统,高科技使班组检修快捷化,光操作谁不会,还得弄明白个‘为啥’,国家发展那么快,腿脚咱得整天练,不练你就撵不上!”


老班长见证:60年沧桑巨变,班组发展谱新篇(原稿)             张旭 王小天                                        郭同年今年65岁,是安徽省灵璧县供电公司高压安装一班的老班长了,由于身体素质好,实际操作经验丰富,退休后被返聘,仍然战斗在生产一线。8月19日,笔者在高压一班就“结合建国60年回顾企业变化”采访了他。“国家经过60年的发展,供电企业的变化更是明显,别的不说,就从变压器、开关、安全生产、班组人员组成几方面就能证明!”说到国家60年沧桑变化,供电企业的发展历程,郭师傅兴奋不已

             变压器越来越节能。1971年,变电所采用SJ型变压器,有的变压器铁芯还是用铁皮做的,结构设计采用直角接缝,材质差、设计不合理,损耗高,变压器油量大质低,发热量大,散热管用圆形注油管,电量损耗高达70%,电能白白浪费了。变压器容量小体积却很大,班组员工检修,往往得用近一个月时间。86年变电所安装S7型变压器,铁芯选用冷轧3.0矽钢片,结构设计采用斜角接缝,损耗比SJ型低20%左右。2001年之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改造,变压器逐步采用S9、S11型,铁芯选用铁芯3.0矽钢片,环型无接缝,损耗比S7型变压器低40%左右,结构合理体积小,检修班组检修一个变电所只用一天时间就行了。

         开关越来越省劲。1970年代第一个35千伏变电所用的是DW1型开关,检修班组检修分闸,一个人使出吃奶的劲才行,有时候不得不违规叫人帮忙,两人喊口号,一起发力才能完成操作任务。检修完毕合闸更比分闸费劲,合不到位比合不上还危险,万一烧坏了开关,麻烦就大了。90年代初,储能开关大量使用,轻轻一拽自动储能,不费劲就开合开关。2001年之后变电所使用六氟化硫或真空开关,手指一点,开关自动开合,真叫省力!

            生产越来越安全。上世纪80年代,为确定线路故障点,班组员工必须登杆检查,现在配备了高倍电子望远镜,无需登高线路故障就一目了然。远距离试验,命令下达过去靠员工站岗传话,距离过远,必须安排多人站岗,员工咽喉发炎肿胀是常有的事,再则,人多误传导致试验失败,发生安全事故也十分常见。现在班组配备对讲机,笔记本电脑,遥控、遥测仪器,不仅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成功率,关键是安全事故大为减少。过去施工作业,班组全员参与,每人都在作业线上,员工安全全靠自保,现在生产程序严禁缜密,安全措施细而又细,安全责任人,安全监护人职责明确,为班组员工的安全层层设防,生产真是越来越安全了。

          人才越来越高级。70年代第一个变电检修班组16人,都是从社会上招工进来的,文化程度低,还有小学没毕业的,要求只要能吃苦就行,设备科技含量低,人员要求素质不高。80年代初期,随着变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就要求有相应知识水平的技术人员操作维修,班组选派人员去电校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技术力量大大增强。95年以后,上级部门禁止单位自行招收班组员工,开始选派正规大学优秀毕业生充实基层班组一线,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郭同年说:“电力设备检修使用高科技多了,生产越来越安全,但是不能放弃检修班组‘修一样精一样’的老传统,高科技使班组检修快捷化,光操作谁不会,还得弄明白个‘为啥’,国家发展那么快,腿脚咱得整天练,不练你就撵不上!”

蓝天碧水 发表于 2009-8-19 15:00:10

不错,角度很好。支持此稿件见报。

rlcxiaoming 发表于 2009-8-19 16:18:53

引用第1楼蓝天碧水于2009-08-19 15:00发表的:
不错,角度很好。支持此稿件见报。

马兵 发表于 2009-8-19 19:11:25

严重看好这篇!!!

wtqwtl 发表于 2009-8-19 20:02:11

引用第1楼蓝天碧水于2009-08-19 15:00发表的:
不错,角度很好。支持此稿件见报。
谢谢支持!

wtqwtl 发表于 2009-8-19 20:02:32

引用第3楼马兵于2009-08-19 19:11发表的:
严重看好这篇!!!
谢谢支持!

wtqwtl 发表于 2009-8-19 20:03:02

谢谢rlcxiaoming老师支持!

张静 发表于 2009-8-19 20:14:05

不错哦!支持小天!

wtqwtl 发表于 2009-8-19 20:41:24

引用第7楼张静于2009-08-19 20:14发表的:
不错哦!支持小天!
谢谢张静老师!

gongming 发表于 2009-8-19 21:49:16

学习该稿件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跟帖 954期 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班组篇2) 老班长见证:60年沧桑巨变,班组安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