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与其用高薪和优厚的待遇,不如用诚心和激励的实惠
多年来,各企业随着职工技能素质工程的不断提升,从班组内产生出“技术标兵”、“技术能手”、“技术状元”等骨干力量,给企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那么,这些技术超群、有创新、会干、能干的技术工人,如何在企业内有归属感?笔者作为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通过多年的仔细观察、调查认为:一、企业用人管理中的缺陷。就煤矿来说,我单位有一名采煤队里的检修工王岁虎,进矿14年来,工作能力相当出色,通过自己不懈地刻苦钻研技术,他多次在省上、集团公司及矿上夺得30多项荣誉。平时在工作中,带出了好多检修综采设备的优秀徒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在工作中抢修综采设备,加班连点,却毫无怨言,为企业安全生产默默无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拼命工作,成为响当当的技术骨干。像这样的优秀技术人员,根扎在班组生产一线,每次企业提拔队干,他这么优秀的人从来沾不上边。原因是企业在重视用人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提拔、竞聘管理人员中,没有把有技术特长、懂管理的技术工人选拔上来,让这些人才在企业站不稳根,没有归属感。
二、企业用人的激励不高。一批批技术骨干,为企业出了力、流了汗,心里想着看企业领导能有朝一日,把自己通过技术竞聘、推荐到管理岗位上,更好的为自己搭建一个成长的平台,在工作中发挥用武之地。有的职工虽然是一个技术人员,但每天和普通职工干着同样的苦力活儿,虽然一月比普通职工多拿1000元左右的待遇,但他们并把这些没有看在眼里,因为心里始终没有得不到实惠的东西。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用激励的手段鼓励职工成才,树立典型,把学精技术、创新技术的先进,作为转正、提拔任、走上管理岗位的有效途径。一个良好发展的企业,最害怕的是在用人机制上酿成恶性循环,造成技术人员流失,使企业陷入不可想象的困境,要让这些技术骨干撑起建设企业的脊梁,必须在用人、激励人的机制上找出突破口,千方百计,用领导的一颗诚心和激励的实惠手段,为技术骨干寻找适合的发展路子和位子,让技术骨干脚踏实地,放下心里的包袱,扎根于企业,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事来干,用他们娴熟的技术,通过导师带徒这个关口,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企业当好安全生产的排头兵。
总之,高薪和优厚的待遇,并不是留住工人的主要因素。要想让技术工人回报着一颗感恩的心,肩负起企业交给自己的使命,企业的领导必须用自己的诚心对待每一个有技术特长的工人,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激励机制,激发每一个忠诚于岗位的企业骨干,让他们在领导给予的实惠中,扎下根、安下心,挑起建设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和紧迫感。
李建军
通联:甘肃华亭煤业集团公司砚北煤矿
邮编:744100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观点擂台是一个特殊的评论版块!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班组的员工,所以评论上尽量少些评多些解。 我所理解的解就是将自己要阐述的观点解析透彻。 最好还用最真实的事例,这样更能让人信服。 当然最后也要自己的观点,能结合好就是好文章。 李老师这篇虽然没写名字但是也有事例。 其实我觉得一篇好的文章主要在于你读了之后看有没有收获,有,就是好文章! 还有时间还可以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