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留住技术工人才是企业腾飞的“法宝”
留住技术工人才是企业腾飞的“法宝”【反方】近日,四川一媒体一份关于是否愿意做高级技工的调查结果令人深思:九成受调查者表示尽管身边有高薪的高级技工,但自己并不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其中社会地位低系主要原因。成都市技师学院教师陈志斌也表示:“很少有学生主动选择把技工作为职业发展方向。因为待遇差、环境苦、上升空间小、社会地位低,这样的职业前景怎么会形成魅力吸引从业者呢?”据该项调查显示,55.5%的受访者认为高级技工月薪应该过万元。但多位受访从业者表示,月薪过万元并不易得,“一般中职生毕业后只能从普通工人做起,月薪在2000元~3000元左右。要成为高级技工拿到更高的薪水,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陈志斌感叹,更多的人没有耐心,会选择提前放手,“曾有30名电焊专业学生中,只有3人干老本行”。怎么让他们有归属感,成为一些企业和员工谈论的话题。
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不禁感到吃惊,在企业班组,技术工人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工人队伍的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但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由制造业的大国向制造业的强国迈进,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工人的优势,在企业是最需要培育、最具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留住技术工人。
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精心培育、科学开发技术工人的资源。该厂以“引进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为宗旨,尊重技术工人的主体地位,广泛开展人性化的服务。重要节日,亲属来访,技术工人结婚、生育、生病 、该厂都安排专人进行看望。在技术工人的精心培育中,企业还积极为技术工人提供以事业栓心,以环境留人的良好成长环境,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创新工作室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广袤的油区扎根发言,所承担的200多项科研课题解决了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技术的飞跃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诚然,一些企业受大环境的影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在成本紧张,原材料紧缺等不利因素下,技术工人的待遇、环境遭受了重创,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领导走到技术工人中间,和风细雨般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及时认清企业眼下的不利形势,坚定自己的信仰,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尽快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在各种诱惑和利益面前慎独慎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业务精、技能硬的技术工人。
当然,技术工人也不能高枕无忧,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传统、守旧的技术必然被淘汰,这就需要技术工人应在提高业务能力上多下功夫,因为技术工人具有涉及的技术知识面广和技术性强等特点,需要及时解决班组所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就源于平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干劲,不断注重和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强化敬业意识,抬高起点,抬高标准,在本职岗位上尽其责谋其位,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技术如清泉出涧,奔流不息。
总之,技术报国、救国、强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养需要统揽全局,细加谋划,奉力笃行。企业在技术工人的培养中,应当坚持注重操行,鼓励创新,敢于给德才兼备的技术工人压担子,善于给实绩突出的技术工人搭台子,乐于给员工公认的技术工人铺路子,唯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有归属感。
感谢老师支持,重在支持啊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确实企业离不开技术人员,却不重视,这就让人不理解了! 其实这期确实不好论,往往容易写偏了。 要说这技术工人最辛苦,而且是企业的顶梁柱,要好好重视! 然而重视程度,却要看实际效果。 其实这得由技术工人自己说,他们满意才好! 否则一切都是想象,都会成为不现实的现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