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缘辅导室” 推动妇女维权提档升级
连日的大雨,终于把南宁的高温给降了下来。然而,南宁市良庆区的罗先生、李女士却是火冒三丈、怨气冲天。7月28日,这对结婚20多年的中年夫妇,冒着大雨来到良庆区民政婚姻登记中心,嚷嚷着要离婚。
婚姻登记处细心的工作人员察觉到这对夫妻情绪不对,将两人引导到斜对门的“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这是一个10平方米大小的私密房间,粉红的色调、温馨的布置让两人情绪逐渐平复。辅导室里,巾帼志愿者、来自广西人民医院的心理咨询师赵玮林和声细语地开解夫妻俩堵在心头的梁子。
两个多小时的调处,罗先生、李女士最终同意先回家,再慎重考虑离婚之事。赵玮林感慨地说,很多夫妻闹离婚只是意气用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走这一步,她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调处,减少非理性离婚的发生。
为探索婚姻家庭纠纷调处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畅通诉求渠道,促进婚姻家庭生活的和谐与稳定,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广西妇联联合民政、法院等部门在全区试点设立“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结合民政购买婚姻家庭情感咨询项目及法院“家事巡回法庭”,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集婚姻家庭辅导、情感维护、危机干预、矛盾调解、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南宁市良庆区“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正是广西试点设立的第一个工作室,今年1月30日由南宁市妇联联合市民政局在良庆区婚姻登记处挂牌。 依托婚姻登记处,民政部门为“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提供了场地支持以及办公设备。在软件方面,妇联组织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发动、招募了20名包括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在内的巾帼维权志愿者,每周定期到辅导室值班,开展离婚劝导和调解工作。同时,开设热线电话,确保“来电有人听,来信有人复,来访有人接”,弥补妇联组织调解人手不足的短板。
“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借助粉红色调,简洁的布置,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环境,有效地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加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减少了教条式的说教,重点在情感感召、情绪疏导上做工作,帮助双方回忆感情好时光,更多地发现对方的优点,理性包容对方的缺点,使当事人逐步消除情绪上的抵触因素,缓和冲动情绪,进而帮助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和生活态度,有效减少了非理性离婚。
广西首个“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挂牌设立5个多月来,目前已经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51件,调解成功13件。
婚姻调解失败而执意要离婚,又该如何处理?“这时他们可以自愿协议离婚,如果存在争议,还可以到‘家事巡回法庭’寻求法官帮助,出具离婚调解书。”良庆区婚姻登记处主任袁凤英向记者介绍说,“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的设立,推动了法院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家事巡回法庭”。 王荣是良庆区法院民一庭一名女法官,工作日驻守在“家事巡回法庭”。巡回法庭工作前移,减少了到法院诉讼的负担。通过对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不予登记离婚的当事人进行法律阐明及诉讼风险提示,开展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出具调解书等服务,巡回法庭与“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联动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目前已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调解书95份,没有发生因当事人不满意调解而发生纠纷的情况。
“这是一个部门联动、资源共享而且行之有效的模式。”广西妇联主席王革冰说,妇联的积极参与,减轻了民政、法院有关家庭纠纷的工作压力;而妇联维权手段的单一,恰能在其他两个职能部门中得以弥补。“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志愿者一旦发现妇女遭受家暴,立即告知当事人可以到妇联与民政联合创建的“妇女驿站”寻求庇护,或向法院“妇女儿童维权岗”提起诉讼,最大限度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民政厅已于近日联合发文,在全区推广“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试点工作。通知要求各有关市、县、区妇联、民政局要联合制定创建工作方案,落实专门工作场所,建立和完善志愿者值班及管理制度。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调动社会力量、引进专业队伍、与社会组织合作等方式,推进婚姻家庭服务工作项目,构建良好的婚姻家庭辅导运行机制与模式。 感谢分享,问好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