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轩 发表于 2015-8-13 15:56:19

北漂族的如歌梦想

北漂族的如歌梦想歌声里的故事一:我相信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这是启凡最喜欢的一首歌,也是他设置的来电铃声,现在铃声又响起来了,他看了看手机上显示的名字,微微皱了皱眉头,还是很快便接通了,因为来电话的是他的妈妈。十分钟后,他闷闷不乐地挂断了电话。为了毕业后是回老家还是留京的问题,他又和妈妈吵了起来,这已是他们第六次为了这个问题吵架了。父母在当地有很强的背景和关系,如果回老家,他可以有一份稳定而且比较体面的工作。可是,启凡不想回去坐享其成,不想利用父母的关系来成就自己的事业,他想在北京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父母不理解他,这一次来电话是母亲给出的最后通牒:如果启凡还是决定留京,那么,父母将从此刻开始切断他的一切经济来源。而启凡现在才刚刚毕业不到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
他和同学一起合租了北京某小区的一个地下室,房间里除了两张单人床和一个破旧的木桌子之外,唯一值钱的就是他自己手里的这部手机和大三的时候父母出钱给他买的笔记本电脑了。这一个月,启凡频繁地奔波在面试的路上,尝尽了面试过程的残酷和现代竞争的激烈,他最怕听到那句“那你先回去等消息吧。”一般情况下,等消息就成了再也没消息了。现在,妈妈连生活费都给切断了,启凡有些头疼,下个月的房租和手机费该怎么办呢?
没有毕业之前,启凡把留京的生活想象得很精彩:凭自己名校毕业生的身份,肯定一毕业就是大公司的白领、年薪至少十万、租一个精装修的楼房,奋斗五到十年,就在北京贷款买房,然后功成名就了,就把父母接过来,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一切,多令人骄傲啊!可惜,现实总是比想像中来得残酷得多。启凡低头想着心事:“走?还是留?走,真的甘心去过老家平淡安稳的生活吗?留,又真的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正在此时,激昂的手机铃声又响起:“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启凡看了一眼屏幕,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他情绪低沉地接通了,对方一个甜美的声音说道:“您好,是张启凡先生吧?打电话是想通知您,您已经通过了我们公司的面试,如果您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明天早上九点,请您准时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报道。”巨大的反差让启凡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对方疑惑地问:“张先生,您有什么问题吗?还是您已经找到工作了?”启凡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忙克制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尽量装作平静地说:“哦,没有问题。我明天一定准时来公司报道。谢谢您。”刚挂断,铃声又响,他兴奋地接起来,对方严肃地问道:“小凡啊,你妈妈刚刚跟你说的,你考虑好了没有?别犯傻了,你还太年轻,没吃过苦,不知道自己找工作有多难。你想想,如果我和你妈真的不管你了,你在北京能生活得下去吗?听话,赶紧回家吧,你妈为了你都着急上火了!”启凡嘿嘿地笑道:“爸,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你儿子我找到工作了!而且是我求职时最心仪的那两家大公司中的一个!怎么样?我厉害吧?您和我妈是为我好,我知道,但是,爸,我总要自己经经风雨啊。不然,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呢?您劝劝我妈,让她别为我担心了。我明天就成为这家公司的正式员工了!”电话那头的父亲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最后长叹了一口气,说:“那你好好做事,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回来。”透过地下室昏暗的灯光,启凡像是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向自己召唤,他握着手机,自信地笑了……

歌声里的故事二:在路上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在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于敏带着音乐耳机,反复循环播放着这首熟悉的旋律:“在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思绪不由得拉回了两年前,那时,于敏三十岁,在一家营养品公司作技术研发工作,老公在外企做翻译,小宝宝刚刚一岁,生活幸福而甜蜜,在北漂一族中算是混得不错的家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碎了这个家庭的平静,老公右腿截肢,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对生活的所有希望。仅靠于敏每月六千多元的工资如何养家呢?大家都劝他们搬回老家。于敏不同意,她不但要养家,还要在这个城市让老公重新找回失落的信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重新站起来!
她毅然辞掉了工作,跳槽到了现在这家做会议营销的公司,凭借自己扎实的医学基础、做研究员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口才,她成功地完成了多场健康讲座。因为需要频繁地出差授课,所以这份工作的薪金格外高,每月能拿到一万五千多,年底还有分红。于敏一做就是两年多,朋友提起她,总是说:“于敏啊,不是正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两年多,她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也哭过、累过、委屈过,但是一想到家里的老公和孩子,她就重新焕发了工作的激情,她知道,只有她坚强起来,老公才能看到希望。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老公已经开始在家里重新做起了翻译的工作,并且不再抗拒假肢,也开始练习用假肢走路了。只是,每次出差离家时,三岁的小女儿总是嚎啕大哭地抱着她的腿,不让她走。那个时候,是于敏最难过的一刻。她多想停下脚步,好好陪陪女儿啊。这时,耳机里正唱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于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想着老公重新振作的笑脸和女儿娇俏的小模样,自言自语地说:“是啊,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望着窗外疾驰而过的风景,于敏挺直了脊梁……

歌声里的故事三: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著/将命运的锁打破/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采的活。”
每次听到这首歌,志强的心里就涌起一阵莫名的冲动,他又想起了在北京十年的打工生活。志强的老家在山西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家里生活清苦,他九岁才开始去上小学,读到初中毕业就辍学务农了。十八岁那年,他跟随同乡的堂哥来到北京的建筑工地打工,由于年龄小,又不会任何技术,只能做最简单的“小工”,也就是搬砖和泥的累活儿。志强咬紧牙关,埋头苦干,从不喊累。他心里有个梦想:“北京真漂亮,我要在北京打一片天地!”
他从最基础的“小工”开始做起,顶着烈日、冒着严霜、吃着最便宜的馒头、面条、咸菜,把每一分辛苦钱都攒起来。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志强又学会了两门技术。三年之后,他脱离“小工”的队伍,上升到了“技工”,也就是电工和水暖工,找他干活的人多了,工资也上涨了不少,可志强的生活依然是馒头、咸菜,只有每周日的晚上他给自己开荤,去吃两个肉夹馒和十串羊肉串。每当太累、太苦,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自己的梦想,想起每次自己去坐公交车,车上的人一脸轻蔑地看着他,像躲避病毒一样地躲着他,他就暗暗握紧了拳头,在心底唱响:“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地活。”
十年过去了,志强现在已经在北京开了一家生活超市,媳妇和妹妹也来到了北京,帮他打理另外一个快餐连锁的生意。十年建筑工地的生活,磨炼了他的体力和心智,让他从一个懵懂少年蜕变成了一位成熟的商人。他依然喜欢在周末去老地方吃几串羊肉串,路边的小店铺又传来这首歌:“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著,将命运的锁打破。”志强喝了口啤酒,心想:“该回家了,明天还要去谈第三家快餐店的合作事宜呢。”

歌声里的故事四:存在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
很长一段时间,周华羽都不敢听这首歌,因为一听就会流泪,这首歌总能触碰到她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神经,伤心的过往就会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和爱人是大学同学,大三开始相恋,毕业时,两个人为了回东北,还是去安徽,争执了很久,差点分手。最后,还是周华羽建议:“既然我们都很喜欢北京,那么,就索性都不要争了,就在北京找工作吧。”两个月之后,周华羽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外企,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领。她的爱人则成功地通过了司法考试,去了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两个人工作了三年之后,就在四环货款买了房子,是一对儿让北漂族艳羡的模范夫妻。
幸福的婚姻生活持续了六年,还没等到“七年之痒”,老公忽然向她摊牌,说自己爱上了律师事务所年轻漂亮的小助理,要求和周华羽协议离婚,并且大度地说,房子都归周华羽所有,他只要那辆车。存款两人均分,房子里的家具也都归周华羽,他一样都不要。这个在外企早已磨炼得异常坚强的女人,却怎么也没想到,相濡以沫的爱人会以这种方式来回报自己的爱,他怎么就不明白,房子、车子,这些都不是幸福的根源,有爱才有家呀!周华羽没有哭闹,她冷静地同意了离婚,已经输了婚姻,她不想再输了尊严。只是,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留下家钥匙,只拎着电脑包,毫不留恋地走下楼之后,她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委屈和痛苦。她哭了整整一夜,大病了一场,回公司上班之后,又因为精神恍惚,延误了一份重要的合同,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看在她平时工作非常出色的份儿上,公司没有让她赔偿损失,只是这份工作却也就此丢了。
爱人走了,工作没了,那段时间,周华羽疯狂地听这首歌,她觉得自己就像歌中所唱的一样:“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还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她一遍一遍跟着歌声嘶吼,任泪水狂飙。
现在的周华羽虽然早已走出了那段阴霾的日子,也重新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和舒心的工作。但是,那段往事依然是她心中永远抹不掉的伤疤,那段和青春有关的日子,那段和爱与背叛有关的日子,将成为她心底永恒的记忆。从此,《存在》成为她生命里的不可触碰之歌。

歌声里的故事五:北京北京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北京/北京。”
这是林晓去KTV必点的歌曲,每当她深情地喝完,同事们都会纷纷夸赞:“没想到女孩子也能把这首歌唱得这么好啊!”林晓笑笑,心想:“唱得好,那是因为我对这首歌有感情,我对北京这个城市有感情啊。”
林晓大学学的新闻专业,毕业后非常顺利地竞聘到一家小报社做记者,她负责的是生活专栏,几年下来,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她用自己的眼睛和笔记录着北京每天每时的变化和发展,也记录着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她见过让人动容的邻里守望相助,也见过让人气愤的不孝子孙,她的笔下有亲切的家长里短,也有大气的社会风评,她自己也跟随着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景,或喜、或悲、或忧。她不是北京人,却早已把自己融入北京,她和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因古城新貌而喜,因雾霾严重而忧,因经济发展而喜,因道德触底而忧。她是北漂一族,却从未想过“漂离”北京,她爱这座城市,爱得莫名其妙、爱得无比深沉,从她考上北师大的那天起,她就告诉自己:“要在北京扎根。”
这些年,也曾经历了很多挫折,也曾经迷茫过、困惑过、挣扎过,但她从未放弃过梦想。林晓的个人条件并不算太好,一米六的身高,每月八千元的收入,租了一个一居室,拥有一辆二手小汽车。这样的条件,在北京太普通了,何况还没有北京户口。所以,尽管她长得很甜美,人也温柔善良,却已过而立之年,还没有合适的男朋友。父母催她回老家,觉得女孩子在外面一个人打拼太不容易了,这么大了还不结婚,多让人担心呀。林晓总是笑着说:“别着急,缘分还没到。在北京,三四十岁结婚的大有人在,我才刚三十一,还不算老姑娘。”其实,林晓也想有个家,“北漂”这个词,总让人觉得漂着,不够安稳。
深夜,林晓写完了当天的采访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打开她最爱的音乐,汪峰略带嘶哑的声音又一次响在她的耳畔:“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北京,北京……”林晓一边跟着哼唱,一边拿出一片面膜敷在脸上,舒服地倒在大床上,想着:“祈祷、迷惘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积极地去寻找。明天周末,去百合网相亲!”
窗外,星光点点,夜色渐深,无数北漂人还奔波在路上,他们用最美丽的青春追逐如歌的梦想,他们用最真实的努力来证明存在的意义,因为他们用心爱着这座城市——北京!


一览众山 发表于 2015-8-13 16:28:07

北漂或许很苦,但为了梦想,再苦再累都值得!

山雨轩 发表于 2015-8-13 16:59:37

回 1楼(一览众山) 的帖子

是的,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鸿雁 发表于 2015-8-13 17:03:46

有歌声、有故事,非常励志的故事,作者文笔优美清新,学习了

山雨轩 发表于 2015-8-13 17:08:35

回 3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您的关注和鼓励,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5-8-13 17:17:55

故事丰满、文笔细腻、文风质朴,赞一个!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5-8-13 17:18:21

加精华。

鸿雁 发表于 2015-8-13 17:52:09

再来支持老师

鸿雁 发表于 2015-8-13 17:52:45

欢迎老师继续赐稿

浮山神 发表于 2015-8-13 17:59:45

北漂一束花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北漂族的如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