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职工亲历】抚今追昔的班组咏叹——本文作者:赵华 张淑美
班组条件,从白手起家到“武装到牙齿”; 班组管理,从个人英雄主义向团队凝心聚力转变抚今追昔的班组咏叹
【老职工亲历】
■ 赵华 张淑美
解放初期,我国的企业班组常常是白手起家、班组职工革命加拼命,大都具备老黄牛精神和拼搏精神。如今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特别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企业班组环境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理上更强调团队协作、同频共振,依靠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实现了从个人英雄主义向团队凝心聚力转变。
班组条件:从白手起家到“武装到牙齿”
8月19日,笔者随同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石化销售分公司组织的“退休老职工感恩企业观光团”到1#压气站对班组建设进行专题调研。该观光团由20多名退休老职工组成,年龄大多在65岁以上。
看到站上值班室几名职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面用计算机录入资料,退休老职工李建国感慨地说:“6年前我就是从这个站上退休的,与建国之初相比,班组条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记得小时候,我常跟父亲去生产车间,那时的车间就是个‘干打垒’,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上黏土,房子就算造好了,实际就是个地窝子”
“后来自己参加了工作,看到厂子建起了正规的厂房,配备了必要的工具,主要是大锤、榔头和扳手等常规工具,与现在的精密仪器、计算机等比起来还是天壤之别。”李师傅幽默地说。
确实,企业班组从建国之初的白手起家,到改革开放以后的迎头赶上,再到现在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班组工作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祖国由贫穷落后到今天的繁荣富强的历程。
班组管理:从个人逞英雄到团队力量
“我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不久就参加石油会战,工业学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王进喜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等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时职工干活凭的是觉悟和力气,可以说就是革命加拼命,靠艰苦奋斗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至于管理方式方法则简单多了。”60多岁的退休老职工李锦忠回忆道。
“是,我刚参加工作时大炼过钢铁,就是搞大跃进,现在说是粗放管理。上世纪80年代我调到胜利油田参加石油会战,要求步调一致,搞的是半军事化管理,不像现在分工很细,要靠团队管理和文化管理。”今年70多岁的老师傅刘长兴补充道。刘师傅说,他当时就是靠个人逞英雄,靠使蛮力抡大锤当了多年的先进生产者。
现在职工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到“90后”都有,知识水平不同,性格也有很大差异,我们的班组管理更多的是要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要靠团队创新和精细管理才行,靠文化管理凝心聚力。丁站长说。
过去立功靠个人,如今建功靠团队,过去操作靠榔头,如今操作按电钮。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使老职工们在感叹时代变迁的同时,也感受到现代化班组的魅力。 祝贺两位老师! 祝贺顾老师! 祝贺! 祝贺两位老师! 祝贺两位老师! 祝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