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5-8-17 22:27:07

锌业五厂  创新驱动  接力创效发展

锌业五厂 创新驱动 接力创效发展本报讯:1—7月份,锌业五厂完成锌合金生产26536.242吨,占年度计划的58.97%,同比增长81.60%;完成锌锭生产152409.508吨,占计划的63.50%,同比增长14.30%,累计实现创效165万元,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和各项指标。
围绕“以效益为中心”的目标,该厂认真思变、创新驱动,从目标责任书分解、完善经济责任制、创新管理体制、开展劳动竞赛、推进技术创新五个方面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实现接力创效。
第一、分解年度目标责任书,细化各项生产指标。年初,根据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明确管理人员分工,将各个指标具体分解到人,签订个人月度、年度目标责任书,实行内部交叉考核机制;并充分利用“锌飞扬”讨论群,晒任务、提动力、查不足,促进相互约束和相互督促,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前7个月以来,锌合金超产6035吨;累计使用废旧铝板174.292吨,创效达17.4万元。
第二、以效益为中心,完善经济责任制。该厂充分结合实际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制,使工资结算体系公式化,更加直观,突出以效益为中心,调整产量、成本、指标、现场、安环工资比重,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的杠杆作用,促进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第三、创新管理体制。实施指标“红旗”制管理,结合近几年的指标完成情况,选取3个技术指标和4个质量指标进行横向对比,每月同时完成5个以上的指标得到1面红旗,并按各指标规定的金额对工段进行奖励,调动全员关注指标的积极性;借鉴“餐饮行业现场评比管理理念”,在各炉、各班组间现场管理试推行“笑脸式”评比机制,根据检查情况把现场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使现场管理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加强交接班制度管理,以军事化管理思想严格开展班前班后会,严抓纪律保持,积极进行任务宣贯,明确注意事项。
第四、开展劳动竞赛,提升创效技能。根据年度目标及公司劳动竞赛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劳动竞赛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将各个任务、指标分解细化,在管理人员间、工段间、班组间、炉与炉间四个层次间开展,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生产任务、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均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1—7月份,锌合金电耗累计完成229.25khw/t,较计划节15.75khw/t;熔铸电耗累计完成115.24khw/t,较计划节超1.76khw/t。
第五、推进技改创新,助力创效闯关。1月份完成了熔铸跨行车滑线整体升级改造,选用钢包铝新型节能滑线替换现有铝合金滑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电耗;通过技改完成了筛分车间雷蒙磨的集粉器和分离器的优化与改进,降低了扬尘,节约了吨袋消耗及二次转运;对自动加料机、筛分收尘器螺旋输送机线路改造,减少了空转时间,降低了设备磨损和电耗;从3月开始,先后开展了6种降低锌液氧化实验,同时对3#、6#机组进行局部溜槽覆盖,增加扒渣口斜坡面积减少扒渣时明锌带出量等措施提高了锌的直收率。截至7月份,锌直收率达到97.32%,较去年同期97.28%提高了0.04个百分点,每月可直接多产出7吨多的锌锭,月创效达10余万。
另外,通过实施错峰用电,合理调整生产时间和保温时间,月节约电费1.4万元左右,创效显著。
(锌业五厂:李小会 董凯)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8-17 22:27:40

由电梯“吃人”看设备管理

由电梯“吃人”看设备管理
                       近日,有关电梯“吃人”的事故在各媒体、网络都有不断报道,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人心惶惶,这电梯就像一个吃人的恶魔一样狰狞可怕,使人望而却步。在为无辜的生命感到惋惜的同时,我在网上查了查,其事故原因主要是电梯维护没做到位,再就是高龄电梯超期服役。看过这些,又一次想到我们单位,除一些特殊设备强行年检外,平常维护,大多存在敷衍了事,只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着急维修。如何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我认为良好的维护保养是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俗话说“三分靠产品,七分靠维护”,可见设备维护的重要性。而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有的单位却把此项工作推到操作工身上,就失去了巡检的目的,更不要说维护保养了,还有就是杜绝高龄设备的使用。建议各生产厂对所有设备建立一个档案,记录它的使用年限,期间运行的情况,到报废年限必须更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事故发生。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只有平时重视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才能使设备安全运转。(郭建富)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8-17 22:28:30

这样的“流血”又“流泪”,值!

 这样的“流血”又“流泪”,值!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典型案例的处理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查出了隐患,还要被考核”是不是有点“英雄流血还要流泪”的味道?   近日在分厂做基层管理的老李感到特别的郁闷:明明是自己查出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告知分厂,分厂不但不予以表扬,还要对自己考核,“你说,这合理吗?”老李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向笔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那是不久前的一天晚上,老李在分厂值夜班。在晚班班长碰头会上,老李无意间旁听到一个电话,得到一条消息,然后顺着这条消息,老李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更为可怕的是:老李经了解得知岗位操作工对此违规操作习以为常,思想上呈现出高度麻痹,且所有班次存在共性,在基层工作多年的老李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次虽未构成事故,但已形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决定把此情况上告分厂。同时内心有过一阵纠结:若上告分厂,分厂肯定要严肃对待此事,对涉事工段、涉事岗位职工要进行处罚,自己也肯定会受到一时不理解职工的怨恨;若不告知分厂,只让工段处理,恐对已形成积弊的职工难以在心理上产生强烈震撼,从而埋下事故的种子,对职工造成伤害。最终“宁愿让一时不理解的职工骂上几句,也不愿看到职工受到重大伤害”的心理占据上风,遂将此隐患完完整整地告知分厂。分厂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召开有分厂有关人员、涉事工段及涉事岗位人员参加的问题分析会,查找原因,制定措施,统一了思想,另对相关人员作出了相应的处罚,其中也包含对老李的处罚。 当看到该重大隐患告知分厂后得到了妥善处理,分厂不仅拿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而且要求尽快实施、落地生根;特别是看到广大职工通过此事在心灵上受到“隐患无小事,阴沟翻大船”的安全再教育,在思想上认识到对“安全”绝对不能马虎、松懈,老李心中感到特别欣慰。老李深知在基层干工作的不易,如若没有“宁可听到骂声,也不愿听到哭声”的胸襟和担当是干不好基层安全的。“反过来思考:咱干的就是这工作,只要能看到职工们安安全全、精精神神地下班,自己就是受再大的委屈,再不被理解甚至被骂上几句,那有算得了什么?他们及他们家人终究会理解的。”这样想来,老李胸中先前的郁闷就慢慢疏解开来,心中的怨气也渐渐烟消云散:脸上泻满阳光,步态愈发轻盈,对未来更加自信————为了职工的安全,英雄就是“流血”又“流泪”,又有如何?!“老李,好样的!”笔者对老李竖起了大拇指。                                             (任胜利)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8-17 22:28:56

制度改变习惯

制度改变习惯 前天,工段召开班前会之后,工段长宣布了一项规章制度,那就是为了响应公司的环保号召,提高5s的现场管理水平,今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检查到现场有烟头,岗上所有男同志一律受处罚。
散会后,老李和小张站在那没走,他们心中存在疑惑,为啥?因为他俩都不抽烟,这处罚范围他们觉得有争议。待别人都走后,他们俩将心中的疑问讲给段长听。“段长,我们从不抽烟,你这项规定是不是累及无辜了?”老李第一个道出心中所想。“就是嘛,领导,我们不抽烟的人凭啥也跟着挨罚?”小张紧接着附和道。听了他俩的问话,段长笑着说:“是啊,你俩说的也很在理。但我规定的这项制度就是约束大家的不文明行为,从而改变他们乱扔烟头的坏习惯。吸烟可以吸,但要分场合,岗上坚决不许抽烟,但在能抽烟的地方也不能随手乱扔烟头,你可以掐灭后扔在垃圾桶里。我制定这项制度就是让你们这些不吸烟的人监视并制止那些乱扔烟头人的坏习惯,这样我可能还会奖励你们呢”。听了段长的一番话,老李和小张异口同声说了一句,“哦,段长我们明白了,你是想通过这项制度来改变那些吸烟者乱扔烟头的坏习惯,维护大家共同的利益。”
人们常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但是制度可以改变习惯,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使他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通过合理的考核处罚,让那些乱扔烟头的人认清楚自己的行为,自然而然就改掉了坏习惯。此外,适当的规章制度可以营造互相检查及自我检查的氛围。
所以说罚款制度是改变人们坏习惯的一种手段,各种制度是督促大家建立良好习惯的准绳,只要不跨越制度红线,才能做遵章守纪的好职工。(刘甫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兵头将尾”在管理中学会有的才能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