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位名家谈电独家专栏)申纪兰:幸福生活电保障
申纪兰,我国第一个农村合作社的创始人,现任山西省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几十年的岁月,在申纪兰的脸上刻下了纵横交错的皱纹,却难掩其本色。
几十年来,申纪兰带领乡亲们把贫穷落后的老西沟建设成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她也见证了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人民满意”,就是申纪兰给山西长治供电分公司的题词。这四个字,不仅是老劳模对供电企业的褒奖,更是她代表当地群众对供电服务的评价。
2001年“两网”改造期间,山西省电力公司专门拨款在西沟村建成一座高标准110千伏变电站,2008年,又开工建设了平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消除了当地用电的后顾之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和山西公司历任领导多次到西沟村看望申纪兰。2002年夏天,时任山西公司总经理的陈进行在长治检查工作时,针对供电优质服务和农村用电情况,专程到西沟村向老劳模征求意见,听取建议。今年,申纪兰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山西公司和长治供电分公司专门派员为其送行,并向西沟村赠送了一大批节能灯和科普书籍。
多次接触,使申纪兰与供电企业的感情日渐深厚,她总是念叨供电企业的好处。逢年过节,老劳模总要带上县、乡、村的干部,专程赶到市里慰问值班的供电员工。每次到北京和省里开会,她总会先到供电企业征求意见。
2008年11月,长治供电分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后,平顺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陪同申纪兰专程看望该公司新领导班子。申纪兰风趣地说:“我来看看咱们新的‘电骆驼’。”
为啥要叫“电骆驼”呢?原来,从上世纪80年代初,习惯刨土为生的西沟人,开始意识到无工不富的道理。申纪兰通过到外地开会和学习,了解到先进地区兴工致富的情况,就萌发了建工厂、搞工业的想法。为此,她多次赴北京、进省城,找项目、寻资金,最后作出了建设铁合金厂的决定。
办工厂自然离不开电。当地市、县供电企业闻讯后,多次到西沟村现场办公,供电方式不合适马上改,没有线路迅速架,及时解决该村的用电困难。1987年10月,西沟铁合金厂一号炉试产成功。1996年7月,供电企业又投资360万元,为其建成装机容量达2400千瓦的2号炉,并对1号炉进行技术改造。如今,扩建改造后的西沟铁合金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多吨,新增产值1200万元,实现利税50万元,成为全县的支柱企业。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富裕起来的西沟人,不仅告别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土窑、土坯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楼房,还用上了电灯、电话、冰箱、彩电、洗衣机,过上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对此,乡亲们总说:这些全靠电力作保障。
把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申纪兰把供电企业喻为背负着“党和政府的委托”与“老百姓的期望”这两个“驼峰”的“骆驼”。于是长治供电人“电骆驼”的称号也由此传开。
今年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长治供电分公司领导班子专程到西沟村召开民主生活会,在西沟村廉政教育基地举行廉洁从政宣誓仪式,并邀请申纪兰为他们上党课。他们还与平顺县领导一起深入在建的220千伏变电站现场办公,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困难。
申纪兰说:“供电企业近年来的服务很到位,工作干得好,这是真的,俺走到哪里都敢这样说。供电员工受累受罪,是为了千家万户亮堂堂。”
申纪兰 女,汉族,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人,中共党员。1929年出生,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劳动模范。现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西沟村金星经济合作社社长。
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唯一一位连任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来源:国家电网报 谢谢马老师, 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