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9lyx 发表于 2015-8-29 12:22:42

斯人已去 精神永在(修改)

斯人已去 精神永在
——一琐忆老校长伍柏林


8月28日下午,大山岭神龙殡仪馆泰山厅内鞭炮齐鸣,哀乐不绝,邵阳市原卫生学校校长伍柏林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领导干部、生前友好和各界群众肃立默哀,神情凝重,依次走向伍柏林同志的遗体,绕行一圈,作最后的告别,并向伍柏林的家属表示慰问。党委书记李小平在仪式上高度评价了伍柏林同志的一生,指出伍柏林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惊人之举,他的每一个脚印都留下了闪亮的印痕。
回来后,我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不时浮现与老校长的交往的一幕往事。伍柏林校长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从大学毕业分配来校时的校长。突然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心里陡然一震,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因为伍校长的去世,我少了一个尊敬的老领导,少了一个文字上的知音,少了一个校报投稿者,少了一个文学梦想者的榜样。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关怀体恤下属的好领导,是一位亲历亲为的好领导,是一位工作认真、要求严格的好领导。我曾听他说起过,他作为校长,几乎所有报告、讲话都是自己亲自起草修改,从不让他人捉刀代劳。这大概和他一直爱好写作,对文学情有独钟有关。那时我的教研室办公室在办公楼一楼门口,伍校长办公室在二楼,每天上班经常碰面,一来二去,也就比较熟悉了。有一天晚上,我陪学生小张去专署大院他叔叔家玩,小张提出顺便拜访伍校长(伍校长和小张的叔叔是好友),便敲响了伍校长家的门。伍校长见到我感到很惊讶,马上热情迎我们进去。尽管伍校长一直很忙,不断有电话打进家里来,但仍不忘招待我们喝茶,吃水果,陪我们聊天,关心地询问我的生活和家里情况。还有一次,我报考了市委督查室干部,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关,并且参加了企业调查,消息一下子在学校里传开来,很多人以为我要进机关了。这时伍校长也跟我开玩笑说,“刘老师,你要去市委机关了,你就是我的领导啦!”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虽然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被选上,但伍校长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近段时间《工人日报》所属中企互动论坛《班组天地》杂志组织“职场故事”征稿,我正准备写这一趣事,谁知还没有来得及写,伍校长就已经撒手人寰,溘然长逝。
伍柏林校长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平时喜欢记工作日记,因为这,他积累了非常多的素材,为他后来写作回忆录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后人了解邵阳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淡墨写人生》一书问世后,伍校长登门送给我他亲笔题赠的新书,让我好生感动。其实在书稿付梓前,他就发送邮件给我,请我提些修改意见,但我终究没有敢提。收到赠书后,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认真仔细阅读了其中大部分,并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淡墨写人生,墨淡人生不淡,写出了他光彩照人的一生,浓墨重彩的一生,平凡而不简单的一生。
通过阅读这本书和自己的接触了解,我知道伍校长是一个很有作为很有才华很有魄力的领导。他曾先后担任市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市第一人民医院总支书记、院长、市计生委副主任、市卫生学校校长等职,直到1997年退休。在市一人民医院担任总支书记和院长的14年中,凝心聚力,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医疗技术骨干和带头人,为医院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增设内、外、妇、儿和五官等科室,添置新型医疗设备,新建医疗、生活用房,扩大医院规模,不断满足群众医疗需求、改善就医环境。并在全市率先使用B超仪,率先成功开创断肢(指)再造新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989年来到学校后,在校长岗位上的9年任期里,他举全校之力,聚全校之财,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了经费关、征用土地关、基本建设关、教学质量关和学校管理关,成功创建了全省第一所省级重点中专学校,从而为学校的升格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升格为大专后,我被招考进了学校办公室,随后又到了现在的宣传统战处,负责校报编辑工作。因为编辑校报的缘故,让我与伍校长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由于对文字、文学的爱好,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伍校长如愿以偿加入了市作协,成为名副其实的作家。他退休后退而不休,报名参加了市老年大学文学写作班,学习《阅读与写作》、《古典文学》、《诗联》三门课程,仍然笔耕不辍,写作水平突飞猛进,不断提高。近几年,他写的散文、诗词和对联等50多篇(首),或收集在老年大学《金秋文集》、《桑榆诗集》中,或发表在《邵阳日报》、《邵阳晚报》和学校校报上。特别是样报创办以后,他是校报的忠实粉丝,一直积极向校报投稿,对我的工作以有力支持。实事求是地说,也许他的文章算不上一流,难称上乘之作,却也绝不平庸,决非无病呻吟,大部分文章饱含对生活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向上向善追求。他还作为学校关工委副主任,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为筹集海外善款、资助贫困高中学子读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离退休老干部代表,他经常受邀参加学校重要会议或活动,给学校发展积极建言,出谋划策。并积极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和影响力,主动团结离退休老同志,为凝心聚力,促进和谐,共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精神永在。无限哀思,难以言表。愿尊敬的伍校长一路走好,天堂幸福。(刘运喜/文)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5-8-29 13:22:05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5-8-29 13:23:18

斯人已去 ,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8-29 19:50:22

刘老师的行文态度令人钦佩!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8-29 19:50:40

向刘老师学习!

0739lyx 发表于 2015-8-30 20:37:27

回 2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谢谢老师指导,问好!

0739lyx 发表于 2015-8-30 20:38:55

回 3楼(胡云峰) 的帖子

感谢胡老师加亮加分,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0739lyx 发表于 2015-8-30 20:39:35

回 4楼(胡云峰) 的帖子

胡版主是大师,应该向您学习才对啊。

1956whsg 发表于 2015-8-31 11:19:21

再读!

谢谢老师支持。

煤缘 发表于 2015-9-7 10:52:18

感谢分享,问好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斯人已去 精神永在(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