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这条水泥路
门前这条水泥路门前这条水泥马路,从施工到使用还不到三年时间,就裂开了一条条大缝,而且裂缝与日俱增,不得不修补了。所以,这几日天天都在补。难怪人说:“如今的公路质量,比豆腐渣还豆腐渣”。前面的窟窿刚填好,后面的大坑又出现,只好又回过头去补。真可谓是“循环经济”。 其实,这条水泥路刚一开工,大家都看出它的问题。因为无论从材料还是从施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必是短命工程。可就是在这种你明白,我明白,他也明白,大家都明明白白的情况下掺杂使假、偷工减料。 因为,无权者又管不着的,说了也白说;有权者又能管得着的,他不怕别人说。这正是“众目睽睽下,建成豆腐渣。大家都容忍,比啥都可怕”。 由此联想到事关民生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学术领域的假冒伪劣,和容忍这些假冒伪劣存在的“雅量”,无不让人触目惊心!有一句话叫做“容忍犯罪,形同帮凶”。 有人说,咋一看,咱们有多少行业,就有多少行业执法检查;有多少违法,就有多少禁令。可是,如此禁令近似零。 曾看过一则“内外文化比较”资料,说香港与宝岛台湾,在制订有关法规时,大家锱铢必较、口争言斗,一旦形成之后,不折不扣。而大陆则恰恰相反,在讨论法规过程中高度一致,没有杂音,可是颁布之后并不生效,或者各行其是。所以,别人说我们的法规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并不落实到行动上,以致常常出现政令不通,法规悬空。 只要看看本埠沿河路那长长的法制宣传长廊,那可真是“天网恢恢,‘书’而不漏”,却极少有人把它当一回事。不由得想起一则《先秦寓言》中的故事:从前,齐国有个人非常想得到金子。有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集市上去。到了卖金子的地方,乘机抢了一把金子就走了。缉捕的官吏把他抓住,问他:“人家人都在那儿,你怎么拿人家的金子跑呢?”他对缉捕的人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真的是只看见金子啊!” 对违法犯罪行为,既要“零容忍”也要“精准打击”! 问好袁老师 一条路,修了补补了修,拿人民的钱不当数! 学习问好老师
回 1楼(沩水云飞) 的帖子
“对违法犯罪行为,既要“零容忍”也要“精准打击”! ”沩水云飞老师说得好!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回 2楼(沩水云飞) 的帖子
谢谢沩水云飞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回 4楼(沙漠里的鱼) 的帖子
谢谢沙漠里的鱼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回 3楼(沙漠里的鱼) 的帖子
谢谢沙漠里的鱼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由门前这条水泥路直击一些让人反思的问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