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冶炼厂 硫酸铜改吨袋一举多得
玉川冶炼厂 硫酸铜改吨袋一举多得本报讯8月初,一条硫酸铜改吨袋的合理化建议交到玉川冶炼厂电解工段后,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工段几经单位协调、现场改进,将该建议迅速落实,如今,不仅每吨硫酸铜节约袋子成本15元左右,还直接减员3人。
硫酸铜为玉川冶炼厂生产副产品,需要装入25Kg覆膜编织袋进行销售。生产现场需3名外协将前一天生产的硫酸铜进行装袋、转运、堆放,且装车时需要多名外协及一辆铲车装车,往往装一车需要好几个小时,费时、费力、增加成本。
8月初,电解工段净液班长赵洋洋上交了一条合理化建议,建议将装硫酸铜25Kg覆膜袋改为吨袋。看到这条合理化建议后,工段认为其可行性高、节约成本。于是马上和相关部门协调,借用少量吨袋试用,并组织机修工制作了固定吨袋大架,几经现场尝试和改进,吨袋大架接近完美。如此,硫酸铜装袋不仅方便快捷,还直接减少了3个外协人员。
自从使用吨袋后,装车也方便多了,无需外协逐袋装入铲车后倒入汽车,省时省力。同时对比吨袋和25KG覆膜袋的成本,每吨硫酸铜袋子的使用费就节约15元左右,按每年2000吨计算,常年使用也是一笔可观的费用。(孙鹏)
直炼厂取长补短,“三化”劳动竞赛
直炼厂取长补短,“三化”劳动竞赛7月份,直炼厂就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对照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取长补短,针对次氧化锌产量偏低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7月份次氧化锌共计完成1041吨,8月份共计完成950吨,均超过上半年完成情况,均远超公司的生产目标。
该厂次氧化锌的顺利完成除了得益于高锌物料的采购及投用外,主要还要归功于该厂针对劳动竞赛,所提升出来的“三化”措施。
一是目标精细化,所划分的工艺提升目标任务要层层分解,工段结合各自实际分解指标到各班组,实现班组长以上人员均有指标和责任。熔炼系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工段不断加强对公司劳动竞赛的宣传动员,并不断优化自身生产模式,强调不同班组间以及上下游工序间的协调配合,从操作方面减少炉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次氧化锌产量。
二是检查实行标准化,即综合工艺检查要求,该厂通过编写综合检查制度,制定可量化标准的点检表,以便生产科根据物料结构,合理配比物料成分,通过单下矿粉和混合矿结合使用的方法,在做到效益矿即时投用的同时,保证工艺指标和次氧化锌产量的完成。
三是执行精细化。该厂要求每周都要在例会通报上周劳动竞赛执行情况,安排下周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内部上下工序的协调,提高执行力。通过严格加强工艺控制,齐心协力,统筹安排,使氧化炉处理量和作业率得到再提升,进而提高烟化炉的热渣处理量。并且根据热渣含锌情况,及时调整给煤大小,确保吃干炸净,弃渣达到指标。同时,制定制度,跟踪监督加冷渣执行情况,严格控制加冷渣量来提高次氧化锌产量。因此,此次加强“三化”的实施力度使该厂的劳动竞赛有了新的突破。 (王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