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花:企业文化“软实力”如何成为“硬支撑
■ 尚西鲁花集团内的员工都有一本名叫《明道多德——球体核心论》的小册子。小册子不小,有4万多字。看到这本小册子的人常会感慨一家在县级市莱阳土生土长的企业竟会有如此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如果有机会亲自参观鲁花工厂,就会明白企业文化在这里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深入每一位员工骨髓的“基因”,并巳经成为整个集团蒸蒸日上的“内核”驱动力。
文化支撑:
提出球体核心论
明道多德 利人为公
“鲁花非常重视道德二字,这是我们的信仰,一个没有道德的企业是不能长久的,有道德指引方向,鲁花才能长盛不衰。”在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看来,鲁花有今天的成就,科技是支撑力之一,文化更是企业长久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关于鲁花的企业文化,孙孟全将其概括为“球体核心论”。他说,《球体核心论》开篇的三幅图有多种解释。可以说,第一幅图代表知识,第二幅图代表智慧,第三幅图代表知道。“我们要从知识转化成智慧,从智慧转化成知道。”孙孟全说,知道天的道理,知道地的道理,按照天地的道理知道人的道理,就能更多更好地依道的规律而行,这也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明道多德”的具体诠释。
这三幅图还有另外一层意义。第一幅图表示人要胸怀大志,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奋斗目标。当你有了远大的志向,就会抛弃自我,就会为这个远大的目标努力。第二幅图正三角代表自己,倒三角代表他人,也就是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要用一分为二,二合为一的辩证思考问题。第三幅图就是社会资源的整合。
这三幅图对鲁花的团队打造也有指导意义。孙孟全认为,第一幅图代表“我”,这个“我”是小孩的思维。如果员工一辈子就做个“我”,那他这一辈子就是个小孩。第二幅图代表“我们”。两个以上才能称为“我们”,就像现在鲁花的办事处,五六个人就是“我们”。当变成一个大的团队的时候,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上千个人,就要称为大家。鲁花追求的是大家、是一个大团队;追求的是从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变成一个利人为公、相互协作、品德高尚的人。
由孙孟全董事长的“球体核心论”,鲁花演化出来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以“明道多德利人为公先爱天下以德取得”为核心价值观;以“产业报国惠利民生”为企业宗旨;以“爱心是鲁花的向心凝聚力创新是鲁花的发展提升力”为行动纲领;以“艰苦奋斗永创一流”为企业精神;以“贪腐行为零容忍安全事故零容忍质量投诉零容忍不正之风零容忍”为行为准则。让人惊奇的是,在鲁花,这些都是每名员工烂熟于心、溶于血液东西,并指导着他们的工作实践。
基因起源:
“为人民服务”朴素思想
成就诚信鲁花
说起“球体核心论”的思想来源,孙孟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刚开始干物资站站长那年,当地农民的地瓜干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几千斤,多的甚至上万斤,但就是没有销路。农民找到孙孟全说,只要能帮他们把地瓜干卖出去,就是办了件大好事。孙孟全把老乡的话放在了心上,他和几名同事用了3个月时间,收地瓜干、跑市场,终于把农民的地瓜干都卖出去了,还给物资站赚了3万块钱。
这件事让孙孟全得到了一个启示:只有时时处处想着农民、想着别人才能成功。于是在花生油厂刚起步时,他就让人把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贴在墙上,并提出“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的承诺。从那时起,鲁花就与全国绝大多数食用油小作坊区分开来,向着一家负责任的大企业迈进。
无论做花生油,还是做酱油,鲁花都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鲁花建立了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在每个批次油品的包装箱和瓶体上,都印有产品信息代码,并且,每个批次的产品都要留样,保存两年。如果消费者买到的油出现问题,通过溯源信息,就可以知道,买到的是否是假冒产品,或者和样品进行比对,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确定。
饮水思源,发展起来的鲁花并没有忘本。2004年秋天,花生获得了大丰收,农民每天排着绵延十几里的长队,到鲁花销售花生米。面对这么好形势,鲁花集团没有“在商言商”,没有压低价格。孙孟全说,农民依靠鲁花致富,鲁花依靠农民发展壮大,“爱农民就是爱我们自己”。
发扬光大:
每天早上半小时
万名员工学传统文化
鲁花的文化学习渗透在员工的日常生活中。自2002年以来,鲁花就形成了晨读制度,每天早晨上班前半个小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万名员工都在不同的地点进行集中学习。学习内容除了公司自编的《明道多德》等文化读本外,还采用各种形式学习《易经的奥秘》《道德经》《论语》《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鲁花还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前来讲授道德文化、营销管理、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课程,前不久,鲁花就邀请曾仕强教授到企业讲座,并聘请曾仕强为鲁花集团道统文化总顾问。
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鲁花就拥有了凝聚力、向心力超强的团队。在鲁花的企业文化中,特别强调“鲁花是大家的鲁花,是参与者的鲁花”,每个员工在鲁花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鲁花设了合理化建议奖,这个奖项实行车间、厂部和公司“三级提报”,每个层次的合理化建议都会得到从50元到1200元不等的奖励。目前每年鲁花能收到合理化建议六七百件,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00多万元。
“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在用人方面,孙孟全和鲁花的高层领导有其独特的方法。他们不主张企业干部员工频繁撤换,如果干部员工犯了错,首先要看他是为公还是为私。如果为公,只要没有犯原则性错误,以批评教育为主,不轻易辞退或是降职处理。如果为私,也先批评教育,如果屡教不改,才考虑换人。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道德经》里的经典思想,也是大自然的规律,其精华已被鲁花的管理层深刻理解并运用自如。孙孟全经常告诫自己的员工,“想要利己,就必须利人;想要为私,就必须为公。如果只想到利己,没想到利人;只想到为私,没想到为公;只想到利,没想到义,那你的目的就达不到。只有坚持利缘义取、财自道生,利人为公、以德取得,帮助别人实现了目标,自己的目标才会实现。所以,我们凡事只有站在国家、消费者、农民、合作伙伴的利益点上去考虑问题,做人做事,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