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如东县环卫处南区60余名环卫工人每人领到一个“白盒子”,根据要求他们上班时必须佩戴。“据说这是GPS,用来监管我们工作的。”此举引发广泛关注。有环卫工人称这一做法让他感觉不自在,也有市民表示这是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对此,如东县环卫处一名负责人向现代快报记者解释称,该设备为便携式定位终端,是为了实现智能环卫管理的一种手段,包括管理者都需要携带的。(新华网9月17日)
南通如东县环卫工人佩戴了GPS,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方人员都表达了声音,环卫工人带上感觉不自在,更有人觉得想劳改犯,像是贬低了人格;市民网友认为环卫工人是弱势群体,这种做法对他们极不尊重;环卫处的管理人员认为是实现智能环卫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方式。网上否定环卫工人戴GPS占绝对主力。
事出有因,在笔者看来,之所以环卫工人与GPS联系在一起,那是有原因的。据如东县环卫负责人介绍,因为环卫管理工作分散,监管人员少,对环卫工人监督不明显,由于在工作中不乏有偷工减料之人,而有了定位设备后,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有效监督垃圾清扫、垃圾清运是否及时到位,从而以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确保城市市容市貌。从这点来看,环卫处将GPS戴在环卫工人身上的初衷是好的,所以,笔者认为不能全部否定环卫工人戴GPS上班的作用。
一位环卫处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时还说道:“不仅是环卫工人,我们管理人员也是要求佩戴的。”管理人员和环卫工人都要佩戴GPS定位设备,其实就不存在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而环卫工人说的有点贬低人格也是不符合事实。最主要是我们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时,总是站在了弱势群体的一方面,觉得最终受伤害的总是环卫工人,从而导致片面地看问题,完全一边倒,而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环卫工人佩戴GPS后,相信一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监督效果,但只要环卫工人上班都必须佩戴GPS,如他们上厕所、吃午饭也要被监视,监督面是否太宽泛,未免太不“人性化”。还有不少环卫工人从身体健康角度提出质疑,该设备是否对人体有辐射?这些方面,都应该引起环卫部门的注意和接纳意见。
总之,笔者认为环卫工人戴GPS上班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也有其负面的影响,笔者相信,随着环卫部门不断地探索、调研和改进,一定能找到一种既让环卫工人安心工作又让环卫管理部门易于监督的管理方法,管理会更加“人性化”。
(中铁二局电务公司廖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