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期事评话题(2015第10期《班组天地》观点擂台组稿)】“机器换人”“无人工厂
【事件】:
国内首个无人工厂运行,90%的职工将失业
7月13日,新华社报道了东莞首家“无人工厂”——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打磨车间的生产情况:每天60台机器手正日夜无休地打磨一个个手机中框结构件。它们被分成10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由一条自动传送带上下料,这个过程不再需要任何人力,每条线只有3名工人负责看线和检查。以前整个工厂要650个工人,现在生产相同的东西,只要60个人。这意味着“无人工厂”压缩人工可达90%,
7月31日,中新社报道,东莞市长袁宝成最近透露,2015年11月,东莞将有两个无人工厂投入运营。目前东莞政府每年补贴2亿元鼓励企业“机器换人”。从去年9月至今年6月底,东莞市共受理“机器换人”项目530个,全部投产后将减少用工约3.6万人。
【观点】:
9月11日,新华网报道了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对“无人工厂”的讨论,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鸿波说:“对企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劳动力不足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所产生的叠加效应,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机器换人’‘无人工厂’的出现,不仅能缓解技工短缺困境,应对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而且能提高工作准确度和效率。”不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斯图尔特•罗索等几位智能机器人领域专家认为,“无人工厂”的大规模涌现,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形势带来冲击,这考验着政府的就业保障能力。
那么,作为企业员工,你对“机器换人”“无人工厂”的出现怎么看呢?“无人工厂”会影响员工的饭碗吗?认为“无人工厂”会使员工工作更轻松的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无人工厂会让员工生存更困难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奖励办法: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 来稿参加评奖截止时间:2015年9月30日。 【正方】无人工厂是必然选择
在人口红利渐渐消失,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环保意识不断上升、科技进步日渐发展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招人难的现象,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只能采取转型升级,或者实施机器换人的办法,在这样的语境下,无人工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工人劳动环境的重要选择,对工作的效率和工人的健康都是有益的。
如果说,科技进步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劳动效率和效益的话,机器换人的出现,就是企业进步发展、不断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保证。这从过去众多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企业利润上升、成本下降的成效中得到充分验证。就如新华社报道的东莞首家“无人工厂”——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打磨车间一样,每条生产线只有3名工人负责看线和检查。以前整个工厂要650个工人,现在生产相同的东西,只要60个人。无论是产品质量和安全工作,通过机器换人,都可以得到保证。试想一下,不久前在江苏昆山发生的一起因为打磨时粉尘浓度高,产生爆炸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如果实施了机器换人,就不会让工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操作,也就不会产生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工人的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保证,这对工人尤其是一线操作工作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福音啊。
同时,无人工厂的出现,会倒逼政府和企业,加大技术升级力度,加大转型升级,改变粗放经营生产的状况,尤其是提升服务业的发展,加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真正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影响员工的饭碗,也是暂时的阵痛,并且会促进员工加强学习,提升技术技能,改变一味靠力气、拼蛮力的现象,使体面就业、体面劳动的梦想成为现实。
江苏常州戚机厂报社曹建明213011 【正方】
我想说的是,任何东西和阻力都挡不住社会进步的车轮,这是一种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人工厂的实施,机器人的上位,体现了时代的又一个亮点。当然,我们也从这个亮点中,窥到了其中的弊端,那就是将会给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带来难度。但是,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是经过历史的滚滚车轮所锤炼而出的,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服务于工厂和企业,服务于更难度的人工没办法做到,只能采用机器操作的高难度工作。
当下我们要做的是,首先将就业渠道避开这个新生事物的锋芒,或许可以会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举个例子:前几年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国家出台政策,大学生都统一不给安排工作,也给大多数人的就业带来了盲区。可是,多少年过去了,人们非但没有被难住,相反的,却促生出了互联网事业,让马云等一些时代精英、有识之士,瞅准时机,抓住机遇,守着电脑,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里找一份踏实而长远的工作,而且,业绩惊人。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而繁衍的快递公司,和互联网相辅相成,像一对孪生兄弟,正好迎合和了当前时代发展的所需。在一次采访中,一个快递员的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说:“感谢马云,是马云给了我们快递员一份工作,否则,大学生国家都不管分配,都没有工作去做,何况我们这些没知识,没文化的普通老百姓呢?”。这位快递员以每个月八九千到一万元不等的收入,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怕找不到工作,时代进步的脚印,定会脱颖出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机器工人的出现,对我们是一种挑战而不是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迎接挑战,根据当前形势,找一个自己的准确定位。或者研发高科技产品,让更优秀的机器人来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也未尝不可。这是一个凸显和历练时代精英,挖掘个人睿智的年代。
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是一样的,而美好的生活是需要创造力的,事实证明,因趋势所逼,催生出来的创造力是无可限量和所向披靡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弊端转化为新的动力和新的爆发源,发挥自己超常的想象力和三维空间,以敏锐的目光,和对社会发展的精准透视力度,抓住历史改革的脉搏,蜕变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机器人的出现,无异于是一声响雷,在催醒你处于安乐睡眠的大脑。在企业乃至民族,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让我们居安思危,对我们有利而不是弊,它的出现,只是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脚步,让人们在历史的舞台上,站在一个更强的制高点。
写于:2015.09.26号晚上。 作者:屈红侠 员工需要努力提升技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