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能量巨大
■沈清华在慈展会1号馆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展位,工作人员热情地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背面印着二维码。“我们是甘肃知名的公益机构,请您加微信了解一下我们吧!”
扫描,然后进入这家机构微信平台,点击右下方“主营项目”,记者就被“众筹水杯”项目吸引。再次点击看了介绍,才知项目是为1178名留守儿童捐水杯,目标筹款46780元,已经筹了39176元。
像这种在手机上手指点点就能捐款的公益项目,在慈展会现场还有很多。
“互联网+”改变着企业经营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改变着传统公益的运作模式。互联网的快速连接共享功能,让需要救助的信息更容易被大众获悉,捐款行善不仅更加便捷,而且门槛大大降低,“人人公益”成为可能。在今年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99公益日”上,从9月7日至9月9日,205万人次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参与捐款,总额达1.279亿元,这在传统模式下简直不可想象。据了解,腾讯公益平台建立以来,至今收到捐款超过6亿元。
在方便捐献者的同时,“互联网+公益”也让公益组织募集资金的成本大大降低。
正因为如此,“互联网+公益”成为公益组织不得不面对和研究的对象。在昨天慈展会上,有关“互联网+公益”的论坛竟然就有4个。与会专家和公益人士普遍认为,公益慈善必须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因为这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但如何运用好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公益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呢?关键还是要创新,要有好项目。在昨天“互联网+公益”之公益生态专题论坛上,著名公益人韩靖介绍了“路人甲”公益项目,这是一个带有答谢机制的公众小额定额公益捐赠平台。捐助人在捐助10元钱后,可以兑换一张由爱心商家提供的优惠券,金额往往大于10元。该项目推出后,现场十分火爆。
“互联网+公益”能量巨大,互联网可以极大地放大筹款数额和公益项目的影响,但放大的基点永远是公益项目本身,只有项目好,放大效应才会更大。
来源:深圳特区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