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海拾贝
写 在 前 面 的 话(代 序)
闲下来了,有些无聊。在电脑上老是斗地主、连连看、红中赖子杠,无聊也不好玩。写文章写诗或者电脑涂鸦都没有了灵感,确实有些难呐,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
努力翻开曾经去过的网页,打开曾经写过的网文,竟也流露出一丝丝的自我成就感。尽管文章不像文章、诗句不成诗句,但也毕竟是自己一番心血和写作的热情。因为这,就产生了把这些文字成集的冲动,今年的农历年是本人的本命年—花甲之年,于是就有了这本真名实姓的“网络文选”,都是上网十年敲打出来的东西。发帖在网络论坛上的东西相当草根,不象纸媒那样要求严格,要有文人风范还有特多的讲究。网文随意性比较大,也不太严谨,所以这本文字也就是文字而已,绝对谈不上“文学”,如果硬扯,会给这两个字丢脸的。
因为是网络上的游戏,有些论坛对于时间比较长的数据保留得不是那么好,而且丢了好多数据特别是图片数据几乎不存在了,想恢复挺难。到底丢了多少数据我不知道,只知道早一些的文字确实石沉大海,现在看来有些后悔。但是想一想反正也不是什么正规书籍,收集来就行,也算是留给自己作一个念想。
我这个人喜欢做文字游戏,不管是在农村还是返城在单位,什么墙报板报都喜欢瞎掰掰,而且还有一点小建树。因为单位被资本化了,下岗后的我只得挤在拼命与求生者的队伍中。至于文字不敢奢望,只能存酿起来,从没有想过这些存酿的东西是醇香还是糟粕。后来,电脑进门了,在儿子的辅佐下拼命地学打字,目的就是为了继续我的文字游戏,那时已经快“年过半百”了。光阴流逝,日月更替好多年没有动“笔”,那些文字肯定生疏得很。不过鸡啄米的打字法让自己的大脑有了一些空间:边打字标边润色,腹稿、键盘、银屏一起来就留下这近20余万字的作品,经过筛选便成了这个“集”。
因为是“过来人”,我的文字城墙似乎又有些怪异:喊冤叫屈的寓意和抨击的字眼较多,让人有些颓废。当然,我们这群人毕竟还有着较强的传统思想和历史的正义感,尽管消极但对某些社会现象、某些具体的事物、某些“大政策”还有些不敢恭维,这些在这本集子里特别是“随笔”里面有所反映。
该文集采取基本分类,由散文(含赋和文言文)、小说、诗歌、随笔等组成。这里特别想说的是诗歌中的五言七言,很多不合律,但自我感觉比所谓的打油诗又强一些,因此不管合不合律就统称言诗。千万别以律诗或绝句来看,不然那会污染古人留下来的精华的。
人总不会是永远的才思敏锐,江郎才尽亦以正常。有时候觉得不过瘾,还把过去“鬼画糊涂”的爱好也搬到电脑上了。利用图画板、Adode Photoshop等软件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和“涂鸦”,有些还真的比较逼真,象很舒服的作品。这个在本集子的彩页里也有所反映——叫做“我的电脑涂鸦”。
我是一个“懒人”,编书,编自己的书就是一种冲动而已。先前就是想按帖在各个论坛的文字象烂泥巴糊墙一样笼统地搬出来就行,但是放在空间里确实有些乱,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观赏性。没有观赏性的东西绝对没有可读性,就象丑姑娘不上妆一样。于是就准备了一些时间,分类别重新整理编排,完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样子。
还因为是比较原始的文字游戏,没有过多地追究字、词、句等文章所必须存在的苛求,所以在这部所谓的文集里面绝对少不了一些关于文章的诟病和不符的遣词造句乃至错别字。呵呵,各位就别见笑了哦。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集子有些彩页,除了“电脑涂鸦”外基本上就是关于自己几张能够“炫耀”相片了。我这个人好玩但又玩不出来什么名堂,大半辈子,也就这样了。
今年是本人的本命年,有幸在花甲之年籍以此“集”赠与亲朋好友也算是“出了一本书”!
说明:
【此集已经印刷完毕,作为礼物以有送人。由于从文稿上复制过来故免除了页面数,以每一层楼为基准。】
【在此贴文。不知合规,若有不适请直言。】 目 录
散 文
村口的老槐树------------------------- 8楼(下同)
凄风苦雨话奔六---------------------- - 9
献给妻子的歌.------------------------ 10
献给家乡的歌------------------------- 11
五月的风---------------------------- 12
善待生命---------------------------- 13
雨中,悄悄地走进希望----------------- 14
荆州缘 (三章)----------------------- 15
上坟-------------------------------- 16
冬天的阳光--------------------------- 17
冬荷,生命的梦----------------------- 18
相聚初春----------------------------- 19
守望中秋----------------------------- 20
冬的感悟----------------------------- 21
另一种纪念--------------------------- 22
老妈今年“清香”年-------------------- 23
旧记事------------------------------- 24
雨中湖------------------------------- 25
老屋--------------------------------- 26
父亲对儿子说-------------------------- 27
一封求职信---------------------------- 28
小偷的自白---------------------------- 29
又见清明----------------------------- 30
中国,在国际舞台需要更多的话语权-- 31
难忘过去----------------------------- 32
花嫂 ----------------------------- 33
春雨盼 ---------------------------- 34
春节日记 --------------------------- 35
憎爱生命----------------------------- 36
速写九龙寨--------------------------- 37
餐桌上的京腔楚韵---------------------- 38
莲的断想----------------------------- 39
新洲祭母----------------------------- 40
菜虫-------------------------------- 41
一月的那些事------------------------- 42
油菜花黄----------------------------- 43
故乡行------------------------------ 44
冷月------------------------ 50
黄鹤楼赋---------------------------- 51
新月湖赋---------------------------- 52
犬说-------------------------------- 53
小 说
爷爷的收藏------------------------- 54
山坳里闪烁的一盏油灯---------- 55
炼狱--------------------------------- 56
父亲如山---------------------------- 62
无题-------------------------------- 63
阿兰-------------------------------- 64
阿Q后传---------------------------- 65
外婆(长篇节选)----------------- 66
念人常在----------------------------- 67
诗 歌
江边情人(外一首)-------------- 68
我的硬汉---------------------------- 69
相爱永相随-------------------------- 70
逝者如斯---------------------------- 71
让爱重来---------------------------- 72
收获时节---------------------------- 73
十月,我为你歌唱----------------- 74
苦中秋------------------------------ 75
峡江红叶---------------------------- 76
献给母亲的歌------------------------ 77
为43大哥配诗------------------------ 78
赞红绿灯---------------------------- 79
守望-------------------------------- 80
红丝巾(外一首)--------------------- 81
寄语:父亲 您好吗-------------------
满地黄花分外香-----------------------
春天 你好--------------------------
梦在说------------------------------
荷花吟------------------------------
端午 把思念找回--------------------- 195
银屏在滚动-------------------------- 196
中国不哭泣(组诗)------------------- 198
读BAIHESH《生命力》----------------- 213
梦想-------------------------------- 214
电脑 高楼--------------------------- 218
我就是一个——---------------------- 221
父亲的记忆-------------------------- 224
都市鸟语---------------------------- 227
月是故乡明-------------------------- 228
我为你坚强-------------------------- 230
秋殇-------------------------------- 232
昨夜的梦---------------------------- 234
朗诵诗------------------------------ 236
感秋四题---------------------------- 240
自我素描---------------------------- 241
都市花园吟-------------------------- 241
大地的色彩-------------------------- 242
题牡丹 六首------------------------ 242
江滩秋思---------------------------- 243
秋到山乡---------------------------- 243
为老马糊涂图配诗--------------------- 244
读画有感---------------------------- 244
端午 粽叶-------------------------- 245
回飞黄鹤载仙来----------------------- 245
无题 二首--------------------------- 246
雪---------------------------------- 246
无题-------------------------------- 247
诵傲雪梅----------------------------- 247
江滩观晨练--------------------------- 247
清明祭祖---------------------------- 248
诗画文章酒溢香----------------------- 248
城市幻想---------------------------- 248
两岸直航有感------------------------- 249
军魂-------------------------------- 249
贺“神七”-------------------------- 250
生日自嘲---------------------------- 250
月湖钩沉---------------------------- 250
祭屈原------------------------------ 251
夏夜风 和铜人像先生------------------ 252
题夏-------------------------------- 252
节日感怀---------------------------- 252
重阳烧烤---------------------------- 253
深秋四题---------------------------- 253
无题 二首-------------------------- 254
清明晨雾---------------------------- 255
两代歌喉正嘹亮----------------------- 255
堂兄古稀有感------------------------ 255
市井小民风俗画----------------------- 256
无题-------------------------------- 258
叹雅安------------------------------ 258
端午抒怀---------------------------- 258
菩萨蛮------------------------------ 259
汉宫秋------------------------------ 259
沁园春------------------------------ 259
满江红------------------------------ 260
随 笔
谈年-------------------------------- 261
雷锋,一个伟大而又沉重的话题----------- 263
毛泽东——清白清廉的伟人-------------- 266
鲜花祭------------------------------ 268
请别忘记---------------------------- 270
军威就是国威------------------------ 273
感悟人生---------------------------- 275
历史的门票-------------------------- 277
那些人、那些事----------------------- 280
重阳杂谈---------------------------- 281
温柔的深秋-------------------------- 282
又是一年三月五---------------------- 284
果冻、汤圆和其他-------------------- 286
母亲节,我们该说点什么--------------- 287
母亲中风---------------------------- 289
玩具和工具-------------------------- 290
文学与网络-------------------------- 290
酒文化的文化------------------------ 291
网“囚”---------------------------- 294
重糖炒板栗-------------------------- 297
又见三月五-------------------------- 300
家的幸运和悲哀----------------------- 302
生命需要阳光------------------------- 303
说马甲------------------------------ 305
体育欣赏和阿Q精神------------------- 307
教师节有感-------------------------- 309
话说老男人-------------------------- 311
假如活不过65岁---------------------- 314
金融危机和种牛痘--------------------- 317
赛马不赌和休闲不淫------------------- 319
老话新说---------------------------- 321
联想土和洋-------------------------- 323
将山寨文化进行到底------------------ 325
醉鬼闹事、理由多多------------------- 328
屈原以及其他------------------------ 329
建党八十八周年感-------------------- 332
善良的中国民众---------------------- 334
有感于灾难之灾---------------------- 336
孝顺在母亲健在时-------------------- 339
圈养、放养?------------------------ 344 散 文
村 口 的 老 槐 树
老家在国道变省道省道变乡道乡道变成为泥泞的乡间小道旁。前面是大一块小一块近乎梯田的原野,后面不远处就是叠起的并不高的山峦。家乡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块,没有平原的广阔,没有山区的雄伟,它的朴实和平常就象中国的老百姓一样。
值得我怀念的就是村子口的老槐树。
村子口的老槐树,究竟有多老,恐怕没有多少人说得清楚。近两人合抱的老干顶着伸向四周的树冠足有近百平米荫凉。那树根深叶茂,是我儿时的记忆。离老槐树不远的地方有一口池塘,听说是前辈们利用家乡的地势围堰起来的,就象今天的水库。儿时的我光着腚与狗儿石头憨货们就在池塘里用绝对标准的“狗跑式”快乐地游戏。当然,少不了常在老槐树下呼唤我们的母亲的几句呵斥或柳条的威胁。这时的我们或乖乖地爬上池塘走到老槐树下由母亲们训斥,或翘着屁股把头埋在水下躲避,真有一点掩耳盗铃。老槐树下的叔婶们划破天空的笑声时常把母亲也逗乐了。
老槐树不仅是我们游戏的天地,还是大人们聊天的场所。当夕阳偏西炊烟散尽的时候,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在树下,用粗旷的语言和银铃般的笑声打发着寂寞的时光。后来,我长大了,狗儿们也长大了,村里也渐渐地添了电视。于是老槐树下的故事也告于段落。只是我继续着老槐树的故事。
在县城读书时,每个月的那一天,母亲提着一小罐压萝卜干或一大碗阉萝卜菜加上几个煮熟了的鸡蛋,挽着我的臂膀把我送到老槐树下,千叮咛万嘱咐。我靠着老槐树就象靠在坚实的门榄上听着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唠叨。母亲望子成龙啊。家乡偏远而又封闭,乡亲们靠着一亩三分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清贫,多数叔婶们都是以财富改变生活。母亲不。也许是受外公家遗传的影响,母亲的希 望往往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概念。母亲在村子里真的还算是一个文化人,一手并不漂亮的字在家乡却顶有名的。母亲的话尽管有些罗嗦但无不在理。老槐树下,是我凝听母亲语言最多的地方,也是我对母亲的无知转变为了解最后到敬佩的地方。
不管是在县城读高中还是在省城读大学,母亲数年如一日,不论刮风下鱼从不捺下一次的唠叨和送别。使我不解的是母亲每次的送别仅仅只是到村子口的老槐树下,从不多送一步。那怕母亲站在老槐树下望着我的背影消失在她的视线里。开始我真的不明白,后来,多读了一点书多了解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我才朦朦胧胧地觉得母亲的用意是多么深刻。是啊,人生的道路是母亲指点却靠自己完成的,没有理由永远需要母亲的劳累和操劳。
大学毕业,我曾跟母亲说想回县城工作,那样离家较近回家方便。母亲只是说我已经是大人了,没有必要听别人的,还说大地方总比小地方开阔好有长进,不必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一切由自己作主。最终我选择了省城,真正意义上离开了故乡和母亲,也为母亲留下了无穷的思念。我常常梦见母亲站在老槐树下,用已经苍老的手拦着刺眼的光望着通向远方的小路。她希望儿子瞬间站在跟前。
又是一阵子没有回家看望日益虚弱的母亲了,望着西下的夕阳,望着天边的弯月,我为母亲祈祷:愿母亲幸福健康。
村子口的老槐树哟,风雨中的苍翠扎根在故土,就象母亲的情怀。 凄 风 苦 雨 话 “奔 六”
是日,在妻的小店里帮忙。一好友进店购物,客套话是少不了的。临了,友扔下了一句不疼不痒的话:哥哥,已经是“奔六”的人了,悠着点。不说友的褒贬,仅一个“奔六”就足以使人浮想连篇。所谓“奔六”不就是年过五十,一个劲儿朝着六十岁奔么?
江河日长,人生苦短。一晃就是半个世纪,弹指挥间。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经历了风雨洗刷岁月蹉跎,不知是否完成“历史赋于我 们的使命”?廉颇老矣?回首望:凸凹不平的脚印;弯弯曲曲的道路;风风雨雨的历程;混沌中度过不同的狂热。而今,在为自己的“后半生”含辛茹苦时,却又能在网上观四海风云,博众家之彩,阅写手之精华,也算是自娱自乐自慰!且能与众多的朋友交流切磋不亦乐乎?同时又无法控制自己对生命一刹那的回想。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适者存。虽然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被当今青年所理解,毕竟这一代人在风雨中变得坚强而且政治嗅觉也比较敏锐;虽然我们所接受的一切不被评论家所认可,毕竟这一代人承受了历史的选择而且信念十足。在红色政治熏陶下我们成长,那种近乎狂热的激情那种奋勇的无私奉献那种神话般的个人崇拜使我们成为经济上的“色盲”。尽管如此,做人的本质我们不会改变。狂热使我们激情燃烧,火红的年代把我们冶炼成钢锤打成钉。因此,我们的性格就是铁板钉钉:既然选择就无须犹豫!
回首往事,单纯的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承受着创业者的艰辛,享受着国家强大的喜悦。是的,我们饥饿着,是因为现在也说不清的理由;我们被剥夺或放弃了求知的机会,是因为国家或政党斗争的需要;我们轰轰烈烈地上山下乡了,是因为“知识青年必须接受‘再教育’”的必要(应该说是伟大的共和国没有失业者宣传的必要);马寅初的人口论和毛泽东的人口论得到了历史论证。政治家的理想最终没有得到实现,而我们终究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我们被人愚弄也被自己愚弄,就象今天一样。
如果时光倒转四十年,如果共和国年轻四十岁,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曲折那么多的坎坷,我们就心甘情愿地被历史所唾弃?!
我们是国家的献身者:“奔六”的女人,不希望过早的被社会淘汰!哪怕是用自己微的力量撑起生命的风帆。然而,发展的社会恰恰就让她们提前做了“婆婆”。守望着孤独的家和贫困的生活,寂寞中走进“四方城”把自己的划上几根鱼尾。要知道她们曾是共和国的劳动大军,
特别是轻纺服务行业的主力军!“破旧立新”,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耗尽了青春的油沥,只剩下干枯的“灯芯”?人间大道只留下她们蹒跚的脚步?
我们是社会的牺牲者:“奔六”的男人,更不希望被社会淘汰!没有支撑家庭的能力就没有做男人的权利;没有经济收入就没有享受男人的权利!危言耸听?!不,已经被经济大潮淘汰而又不甘寂寞的男人,在社会夹缝里苟且人生。过去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过去的激情早已冷若冰霜;五大三粗的汉子被磨得没有了一点性格。无知识无技能,只能远离社会把自己隐蔽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就是一顿豪饮后也总是忘不了“忆苦思甜”,老想着过去的好。就象战争的胜利者是以士兵和民众的牺牲为代价一样,今天的牺牲者就是“奔六”。
我们是改革的铺路石:“奔六”的男人和女人哭一般的申诉往往却受到无情的指责。无用的人就该被人指责?因为有了人生磨难;因为有了岁月蹉跎,“奔六”的人们即使痛苦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求生---- 尽管艰难。历史是重叠起的人生金字塔,我们仅仅只是塔基的一小块石块而已。那辉煌的顶点就是共和国的骄傲!
我们活着冤而且受气但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