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员工篇)意识转变创造的安全奇迹
12年,班组无一人受伤、无一人三违,安全生产达4002天。在瓦斯、煤层、水、火、顶板五大灾害俱全的南方矿井,一个15人的班组创造出了安全奇迹。意识转变创造的安全奇迹
9月16日,正值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采煤四队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会。会上,该队生产二班连续12年获得了矿评选的“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奖牌和“五好班组奖牌”。
翻阅该班的工作记录,豁然发现,从1997以来,该班组无一人受伤、无一人三违,安全生产达4002天。在瓦斯、煤层、水、火、顶板五大灾害俱全的南方矿井,创造出了一个安全奇迹。
“念叨”出的安全意识
“现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和过去不一样了,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班长秦茂开告诉笔者。
1997年,他刚当上班长的时候,在一次工作中,由于班上的员工安全意识不到位,被悬矸砸伤小腿,虽然伤得不重,但是秦班长却对提高安全意识用上了心。于是,秦班长翻着花样给班组员工讲安全:班前会讲安全注意事项、班中提醒安全操作方法、班后总结分析安全隐患;实行现场安全操作流程问答法;充分利用党员安全责任区竞赛,让党、团员较高的安全意识,带动其他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此外还利用每旬召开班会,用实际案例和员工一起分析安全事故,总结教训,为提高安全意识下“猛药”。
“班长成天都在大家耳朵边念叨安全,安全意识不提高都不行。”班员王伟这样看秦班长对安全的“念叨”。班组员工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也将这样的安全意识“念叨”给后进入班组的员工,形成了互相促进,互助安全的良性循环。如今,生产二班的员工下井后,大家都是自觉地把秦班长班前巡视后发现的安全隐患处理后才开始进行生产。
“奇招”造就的责任意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批的社招新员工进入了煤矿。刚开始,一些员工思想懒惰,只想拿钱不想干活,因为员工缺勤导致不能正常安排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初中未毕业、不太善于表达的秦班长想出了一个怪异的招数。在一次井下搬运枕木的过程中,秦班长一边搬,一边在嘴里念叨:“这根是给老婆抱的,不能砸到脚;这根是给娃儿抱的,不能砸到脚;这根是给自己抱的,不能砸到脚。” 刚开始,听到班长念叨的话,身边的员工觉得他是不是疯了,干工作瞎念叨啥?后来仔细想想,又觉得真的很在理,“来煤矿就是为了挣钱,挣钱就是为了家人,自己要安全才有福享受呀!”员工心中自然产生了共鸣,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从那以后,所有的班组员工也经常和秦班长一样,一边干工作一边开着玩笑念叨:“这刀煤炭是给老婆割的,这刀煤炭是给娃儿割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员工月月出满勤,干工作更加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了。
“煤矿工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有些方法虽然让人感觉有点好笑,但是却实实在在的管用。”该队党支部书记危黄明说道,“秦班长带领班组员工,全面提升了安全和责任意识,这是4000多天没人受伤,工程质量长期保证优良品的主要原因。”
图为秦茂开看到再次到手的奖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写稿:杨毅文/图
找不着北了,请各位老师猛烈的拍砖! 意见一:请先排好版。 意见二:照片与内容结合不够好。 意见三:标题似乎有问题。 意见四:内容写得其实很不错。 意见五:俺拍砖是一砖一砖的拍。 意见四:内容写得其实很不错。 俺们扔砖头!为什么第一个小标不能用:“念叨”提升安全意识?和第二个小标就很般配了,于是携手出来就成了:“念叨”提升安全意识;“奇招”提高责任意识! 引用第8楼金银贵于2009-09-16 19:38发表的:
俺们扔砖头!为什么第一个小标不能用:“念叨”提升安全意识?和第二个小标就很般配了,于是携手出来就成了:“念叨”提升安全意识;“奇招”提高责任意识! p_w_picpath/back.gif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