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无人工厂痛并快乐着
本期话题讨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反方观点太少。甚至连主持人也在呼吁大家写点反方观点的文章,更有一名老师在写了反方观点的文章以后,不得不说“其实我还是赞成正方,但是反方没人写啊,我就写了,先入为主哈”。这也难怪,其实我个人认为机器换人和无人工厂的出现很正常,如果反方太多,反倒说明不正常了。我们知道,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都会对社会、对时代、对每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冲击、促进和推动作用。机器换人和无人工厂的出现,也正是体现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难怪反对的人少之又少。反对机器换人和无人工厂的观点,认为那样会剥脱劳动者劳动的权利,这种担忧看似有一点道理,但只是一种近忧。记得我们当时在兖石铁路铺架,三百多公里,仅铺架和运输就用了将近二千人的兵力,而现在同样的里程铺架,就连民工也加起来,不要二百人。整个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人力,而且劳动强度也大大的降低了,你能说这不是好事吗?这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为什么减少用工量如此之多呢?就是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时也有人不理解,一下少用这么多人,让剩下来的人去干什么呢?最初的时候,也有职工息工待岗的阵痛,也有职工骂娘的怨言,但俗语云:有压力就会有动力。由于大量人员没活干,逼着企业负责人拓展企业施工领域,加大承揽任务的力度,甚至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逼着技术单一型和只会出力型的职工学技术、学知识,适应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到现在,非但没有人下岗,很多技术性岗位还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
机器换人乃至到无人工厂,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不仅不要感到恐慌,而应该高兴。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目前还有很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粉尘、有害气体、以及高强度劳动,对人体伤害非常大,如果能够以机器人代替生产,将使众多的劳动者从对身体有危害的生产环境中解脱出来,能不是好事吗。过去铁路隧道施工人工喷瞄,现在用机械手代替人工,使尘肺病等职业病大大减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二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从两千人铺一条铁路线到两百人铺一条铁路线,这就是机械换人带来的变化;三是能有效地破解一些企业用工荒的难题。
当然,在享受机器换人的好处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人失业。但笔者认为,这只是生产力水平提高过程中的短暂阵痛。只要我们每一个劳动者能够尽快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变化,能够适应国家鼓励的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要求和新环境,何惧一个机器人把我们的饭碗挤掉了。
(王际文) 请各位老师指导 欢迎王老师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不过这个题目必须得改! 现在我们要辩论的话题是已经确定的,所以这题目一定得根据话题来! 其实有一期话题只有我一个人写了反方,当时的感觉真是有些寡不敌众。 不过不管哪个观点未必就没有可论述的点。 很多时候还是要看从哪个角度去看问题。 如果选择好自己的切入点都可以写出精彩文章来! 期待王老师快点修改标题啊!
页:
[1]